1.来自《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 助你修身养性

2.沧海遗珠的成语典故

3.《庄子》中的20个成语典故

4.莫逆之交的典故原文及翻译

5.我了解的典故有哪些

6.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

成语中的传统文化_传统文化之成语典故有哪些

“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故事发生在汉朝时期。汉武帝曾经听说西域有一种鹅毛可以治疗疾病,于是便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寻找这种鹅毛。使者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种鹅毛,但是回到汉朝时,却发现鹅毛早已失效。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却十分感动,因为使者在千里之外,仍然为了皇帝的健康不惜冒险,这种忠诚和奉献精神值得赞扬。

如今,“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也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诗歌、故事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效率,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忽视和淡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1.学习经典著作

中国古代有很多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等。这些著作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这些著作,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道理和精神。

2.学习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曲艺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和情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艺术形式,欣赏其中的美和情感,传承其中的精神和价值观。

3.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价值观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如忠诚、孝顺、诚信、敬业等等,这些精神和价值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我们应该弘扬这些精神和价值观,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来自《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 助你修身养性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成语典故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刻舟求剑成语典故1

成语:刻舟求剑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吕氏春秋》的作者也在写完这个故事后评论说这个,刻舟求剑的人是太愚蠢可笑了!

刻舟求剑成语典故2

战国时,楚国有人家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警惕,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失落江中。他连忙去抓,曾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触十分痛惜,但那楚人彷佛胸中有数,顿时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暗号,并向各人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中央,以是我要刻上一个暗号。”

各人都不睬解他为什么如许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刻在船上刻暗号的中央下水,去捞取失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以为很稀罕,喃喃自语说:“我的宝剑不便是在这里失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暗号呢,怎样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繁大笑起来,说:“船不停外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样找失掉你的剑呢?”

《吕氏年龄》的作者也在写完这个故过后批评述这个,“守株待兔”的人是“太愚笨可笑了”!

实在,剑失落在江中后,船连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挪动。像他如许去找剑,真是太愚笨可笑了。

故事启示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摘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292—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刻舟求剑成语典故3

典源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释义用法

有个楚国人渡江,剑从船上掉进水里,楚人即在船边掉剑处刻个记号,等船到了岸边,才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剑。后以此典指拘泥旧法,不知变通; 或形容事过境迁,无法追回。

用典形式

记剑痕宋·陆游:“人生万事皆如梦,自笑区区记剑痕。”

刻舟痕宋·苏轼:“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刻剑痕宋·苏轼:“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

刻舟求剑宋·黄庭坚:“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痴人记剑痕宋·陆游:“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刻舟求剑成语典故4

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

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说:你的剑掉进了水里,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

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人脱掉衣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里,现在船走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沧海遗珠的成语典故

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

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如:

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3.修养方面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是儒家学说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主体,是人们遵循的普遍运用的行为准则。成语有:

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4.处事方面

孔子理想的人生是将道德修养与“济世”结合起来。孔子的人生观为他的后代的儒学所继承,以此逐渐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事原则和“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人格模式。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遵循道德原则,还体现在处事要符合道德标准。如:

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释义>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5.感悟方面

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行“仁、义、礼、智、信”诸道德境界的修炼和陶冶。《论语》的一些阐述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及追求的境界,表现为:

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富贵浮云

[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释义>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释义>快乐得忘了忧愁。

《庄子》中的20个成语典故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沧海遗珠的成语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源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释义用法

唐狄仁杰贤而有才,人称为沧海遗珠。后以此典指被埋没的人才。

用典形式

1、沧海珠:唐·杜甫:“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2、沧海求珠:唐·李商隐:“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3、沧海遗珠:金·元好问:“一首新诗一纸书,喜于沧海得遗珠。”

沧海遗珠成语资料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沧海遗珠”,其读音是[cāng hǎi yízhū]。沧海遗珠成语中的沧海是什么意思呢?沧海,说的自然就是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遗,遗漏,忽略;珠,珍珠。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在茫茫大海里面被人遗漏的珍珠,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珍珠通常都是比喻一些比较珍贵的东西。“沧海遗珠”就是比喻那些被埋没或者忽略的人才。

那么究竟是谁,一开始可以配上这个名号呢?说起来那个人你可能不会太陌生,他的名字叫做,狄仁杰。

《新唐书·狄仁杰传》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狄仁杰还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才能和冷静的处世态度,后来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担任了汴州判佐的职务,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然而人红是非多,枪打出头鸟,这位人才很快引起了其它官吏的不满。

当年唐朝工部尚书阎立本被任命为河南道黜陟使,这个岗位有点类似现在的巡视组高级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考察全国各地的官吏,对他们做出奖惩,顺带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回到到中央。这个时候狄仁杰被人同为官吏的同事诬蔑,阎立本作为巡视组的大官,自然要审查这个官吏案件了。

见了狄仁杰之后,阎立本感慨说:“孔子他老人家说,看见一个人的所犯过失,就可以明白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为人,你真可以说是海上的明珠,东南边被遗漏的宝物啊!”

于是,狄仁杰不但没有被定罪,还被推荐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的职务,从此官运亨通,最终还做到了宰相的职位。

成语造句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才不再成为沧海遗珠,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力,有机会一举成名。

沧海遗珠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大唐的兴盛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助女皇处理朝政,以不畏权势闻名中外,深受人们的钦敬。

狄仁杰虽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从政道路布满了荆棘。他青年时代参加明经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果被委任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军。这时就有无赖的官吏对他进行诬告,于是皇上派大臣阎立本对狄仁杰的问题进行处理。

阎立本召来狄仁杰,见他相貌不凡,气质高雅,心中先有了几分喜爱。狄仁杰回答讯问时,从容不迫,安详镇定,这使得阎立本惊奇起来。而狄仁杰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言辞中得到充分表现,又感动了这位钦差。

讯问刚结束,阎立本将狄仁杰的大手紧紧握住说:“过去孔子曾讲:‘查看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贤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着一位贤人!照我的看法,仁杰兄实在是一颗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没有进入采珠人的视线罢了!”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被埋没的人才

示例

金·元好问《寄答飞卿》:“一首新诗一线书,喜于沧海得遗珠。”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格古要论当再增考》:“《枯古要论》考收似亦博矣,偶尔检阅,不无沧海遗珠之叹。”

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右述兴中会时期中前半期之革命同志,系数自甲午冬至庚子秋止,虽其间不免有沧海遗珠之诮,然大体相差不远。”

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向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送去一篇小说……可是《小说月报》没有用,只用印好的退稿信和稿子一道寄回,表示‘沧海遗珠’。”

唐杜甫《暮秋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 昆山 玉。”

宋 苏辙《食鸡头》诗:“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嚥还成沧海珠。”

莫逆之交的典故原文及翻译

鹏程万里、庄周梦蝶、螳臂当车,这些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成语,都出自集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庄子》。你知道吗?脍炙人口的经典成语背后,都有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今天就和我一起重温这些成语,感受其中的浪漫与哲思。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声疾呼不常听到。与此相对的一个成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败的一方。XX被打败,逃到台湾。台湾的报纸议论起来,就经常用“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词。

实际上,公平地说,庄子的观点有点脱离实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英雄也好,平民也罢,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去看待他们,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发明,肯定觉得技术落后而不是先进,可在当时的科学环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这些英雄们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代的人民大众是否做出了大的贡献。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甲家骗去了。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越俎代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唐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题意解说

庄子三十三篇里,由庄子亲手执笔而成的,事实上只有内篇七篇。其余的外篇、杂篇,皆是庄子的门人假托庄子之名所写。研究庄子的学者,大持此见解。

庄子的生卒年代和一生经历皆不详。不过,史记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庄子是宋国蒙县(现在的河南商邱)人。名周。曾为蒙县的漆园吏。他的出生年代大致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庄子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后期的人物。

庄子将支配万物的根本,命名为“道”。他认为,以“道”来观看一切事物,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万物齐同)。再者,应该和道一体化(也就是说。成为一个无相的状态)、来接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此如才能获得自由,毫无束缚地生活。达到这种修养境界,就称为“心齐”,也叫作“坐忘”。他排斥“人为”,因为人为会损伤自然。所以,在人为观点中认为最无用的东西,实际上,应该是最有用的;庄子针对这个道理,提倡价值的转换。

后来,庄子和主张自然无为处世哲学的老子思想融合了,成为老庄思想的系统。对后世的生活方式,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明镜止水

正在流动的水,是无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静止的水,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因此,所谓“明镜止水”,就是形容能够以宁静坦诚的心情面对任何事物的一种心性境界。出典于“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螳臂挡车

以螳螂舞动镰刀似的双臂对抗车子的情形作为譬喻,劝人不要自不量力。鲁国的颜阖性情相当刚烈,有一次被聘为卫国太子蒯聩的师傅。他从来不曾担当过如此重要的职位,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于是,只好求教于卫国的大臣蘧伯玉大夫,请教如何教导太子。蘧伯玉大夫就针对他的行为,引用螳螂的例子来规劝他:“任何物体靠近螳螂的时候,即使靠近它的是一辆车子,它也照样挥动镰刀似的臂,奋力抵抗,这实在是因为螳螂无法辨清自己的身分,而太过于相信自己能力的缘故。你现在的情形亦正和螳螂一样,你太高估了你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不智地想去当太子的老师。如果你过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必定会遭受太子的不满。所以你务必要小心从事。”

每况愈下

战国时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问他“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庄子说:“我讲的‘道’各处都有,无处不在。”

“那请您具体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吗?”东郭子非常客气。

庄子不加思索:“在蚂蚁洞里。”

东郭子非常奇怪:“道,是很高尚的东西,怎么会存在于这么卑下的地方?”

庄子又说:“‘道’,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

“这不是愈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为奇怪。

庄子继续说:“我的‘道’在屎尿之中!”

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心里很不高兴。

庄子这才向解释:“要满足您的要求,把‘道’的本质说明白,就得像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膘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所以,我今天告诉您‘道’所在的地方,尽是卑贱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道’,那么‘道’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了。”

“噢,原来是这样。”东郭子很佩服庄子的才学。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薪火相传

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是火的使用。在西方神话中,火是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偷来的。偷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由于给人类带来了火,自己做出了牺牲,被上帝惩罚做无尽的苦役。神话归神话,其实是原始人从雷击等天然火灾中获取了火种,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开始了文明的历史。

由于获取火种十分不易,古人对火种非常珍惜。部落里派有专人看守,不时往火堆里添柴,以防火种熄灭。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饭都靠燃烧木柴。木柴在古代叫做"薪"。当薪被点燃的时候,它本身的燃烧是有穷尽的,但前柴烧尽,后柴又燃,火种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了。这就叫"薪火相传"。(见《庄子养生主》)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文明中唯有薪火相传是延续至今的文明。在传统文化中也十分重视“传承”、“师承”。例如道家传自老子和庄子,儒家传自孔子。道教中的全真派传自宋朝王重阳。

唐朝有一个围棋国手叫王积薪。“积薪”是收集柴火的意思。相传有一次他在山里住宿。半夜听到店主人: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儿媳妇在黑暗中用口述棋谱的方法在下棋。棋法十分精妙。王积薪暗暗地把棋谱记录下来,觉得比自己的水平高出很多。到了早晨,婆媳俩都不见了,王积薪才知道她们俩是神仙。这个棋谱后来被称为神仙谱。

后来发明了蜡烛,这种文明的延续也被叫做“传灯”。宋朝的有一部佛教文献叫《传灯录》(释道原著)。意思是为佛教做出贡献的和尚虽然相继去世,但他们的智慧却能世代相传。

呆若木鸡

出自《庄子·达生》:“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这只鸡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像是木头做的,这样的鸡已经具备了所有的格斗才能。

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西施心口疼痛,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行走,邻居中有一个丑女看到了,认为皱着眉头很好看,回家后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行走。

一饮一啄

出自《庄子·养生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生的命运早在出生之前便注定了。也指做事情都有一定的定数。

得心应手

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动作不快也不满,心里想的与手上做的能够相对应。

劳而无功

出自《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就像硬要将船推到陆地上,去运载货物一样,是徒劳无功的。

神工鬼斧

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梓庆用木头雕成一个钟形的乐器。这个物件非常精巧,人们看了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造出这样的东西。

昭然若揭

出自《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现在你自己装扮的很有才干,使得众人惊吓,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的污秽,丝毫不去掩饰,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行走一样。

以火救火

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这是愚蠢至极啊。

从容不迫

出自《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鲦鱼在水里从容不迫地游,这是鱼的快乐。

屠龙之技

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朱泙漫去屠龙大师支离益那里学习了屠龙的技艺,花费了千金家产,掌握了技术,但是没有应用屠龙技术的机会。

我了解的典故有哪些

莫逆之交的典故是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

1、原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为尻,孰知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2、译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均为庄子虚构的人物)四个人聚在一起互相交谈,热烈地讨论着,认为天地间无是最崇高和伟大的,就像人的头一样,说:谁能把无当做头颅,把生当做脊梁骨。

把当做(脊梁的)尾骨,谁能知道生存亡浑然一体的道理,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他们四人都会心地互相望着,相视而笑,彼此内心相契,心心相通,心投意合,心中没有抵触,思想感情一致。于是他们四个人就相互结交,结为朋友(莫逆之交)。

莫逆之交(拼音:mò nì zhī jiāo)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

学习成语的意义: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核心。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使用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形象化和丰富,可以把有限的词语有效地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语言,才能准确、灵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而成语的准确、灵活、形象地表达,可以使表达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练,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力。

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1

开卷有益

出处: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

升堂入室

出处:《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子室也。”

释义:“堂”古代房舍的前屋,“室”后屋。“升”登上,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原意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之别,现一般用来赞扬人在研究学问或钻研技术方面已深得老师的传授。

故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开诚布公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释义: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化为成语”,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故事: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结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刘备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左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于军中。他一生清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1

 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荃(筌) 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释义用法

 筌,捕鱼的竹器。蹄, 捕兔的网。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便忘了筌; 蹄是用来捕兔的,捉到了兔便忘了蹄; 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领会了意义便忘了语言。后以此典指达到目的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亦指忘情、忘我等。

 用典形式

 弃筌 唐·骆宾王:“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忘筌 唐·杜甫:“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唐·刘禹锡:“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宋·唐庚:“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忘蹄 宋·黄庭坚:“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得兔 宋·苏轼:“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筌蹄 唐·高适:“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问旧蹄 清·王夫之:“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忘筌蹄 唐·孟郊:“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元·耶律楚材:“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

 筌蹄弃 唐·杜甫:“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

 蹄求兔 宋·杨亿:“文字蹄求兔,机缘芥值针。”

 忘筌得鱼 唐·李白:“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钓罢忘筌 唐·张谓:“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得鱼忘筌 魏·嵇康:“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得兔忘蹄 清·王夫之:“未敢泣麟伤绝笔,何人得兔不忘蹄。”

 筌蹄自忘 唐·骆宾王:“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2

 注音

 dé yú wàng quán

 出处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庄子·外物》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过河拆桥

 结构

 连动式

 相近词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相反词

 饮水思源

 同韵词

 大坰之惭、顾后瞻前、著书立言、成一家言、以终天年、正本澄源、天方夜谭、音信杳然、龟鹤之年、膀大腰圆、......

 年代

 古代

 成语故事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全神贯注观看浮标,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

 成语举例

 故目的既达,得鱼忘筌,其手腕之峭紧敏捷又如此。 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觉悟》

  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3

 出处:

 《庄子·外物》。

 意思:

 原意是捕到了鱼,就忘记了筌。现在比喻成功以后,就忘掉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或条件。筌(quán):捕鱼的笼子。

 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他在谈到“义”时,列举了一些古代圣贤的故事,他说:尧要把帝位让给圣贤许由,许由不接受,逃跑了;帝汤准备把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接受,而且非常生气。纪他听说了这件事,害怕商汤找到自己头上,于是率领弟子们躲避到水河边。诸侯们担心他投水而,纷纷到水河边吊慰。三年以后,申徒狄听说这些贤士的事迹,非常敬佩崇拜,竟投河而。

 举了这些事例后,庄子总结道:“筌是用来捉鱼的工具,我们不应该得到鱼之后就忘掉了筌;蹄是用来捉兔子用的,我们不应该得到兔子之后把蹄忘记;言词是为了表达某种意义的,我们不应当因为已经了解到这种意义,就把言词忘记。对那些‘忘言之人’,我是决不和他们谈论的.。”

  得鱼忘筌的成语典故4

 庄子在谈论“义”的时候,先列举出一些古代明君圣贤的故事来进行阐述。他说:“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通蹲)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意思是: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贤者许由,许由不干,逃跑了,商汤决定将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仅不接受,而且发了脾气;纪他听到了此事,担心汤再来找他,便带着他的众门徒躲避到窾水河畔去了,诸侯们听到后,担忧纪他投河绝世,络绎不绝前往窾水之滨吊慰;三年之后,申徒狄闻知这些贤士之事迹,甚慕其高名,遂投河而。庄周在讲完这段故事之后,紧接着说了下边一段话:“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系兔脚的一种,类似绳网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意思是说:荃这个东西是用于捕鱼的,不能得到了鱼,就把它忘掉了,蹄这个东西是为了捕捉兔子的,不能得到了兔子也把它忘掉了,言词是为了达意,也不能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言词了。对那些“忘言之人”我是决不与他们交谈的。

 “得意忘言”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