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的成语的典故_朋友的成语典故简短
1.朋友的成语典故
2.古代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
3.友情的成语及典故
4.有关朋友情谊的成语典故
5.古代兄弟结拜都说“八拜之交”,那么有哪“八拜”?
6.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
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白衣送酒:身穿白衣的人前来送酒。后泛指送酒的人。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遂心所愿。
拜把兄弟: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班荆道旧: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半面之识:半面:指瞥过一眼;识:相识。后用以指只见过一次的朋友。
背故向新:弃绝多年的朋友,而同新结识的人来往。指结交朋友不为友谊,只图势力。
比目连枝: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宾朋满座: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友聚会。
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不敢高攀: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不弃故旧: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不忘故旧: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车过腹痛:原指经过朋友的坟墓如不祭奠,走过去肚子就会痛起来。用来表示对亡友的悼念。
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出云入泥:指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比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串亲访友:走亲戚,看朋友。
打成相识:指双方经过一番较量,显出自己的功夫,最后从漠不相识变为朋友。
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淡水交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淡水之交: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弹冠结绶: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叨在知己: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道弟称兄: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得一知己,可无恨: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断金之交:指情深谊厚的朋友。
泛泛之交: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分朋树党:区分开朋友党羽,树立起帮派。
腹心之友:指同心同德的知心朋友。形容关系密切,友情深厚。
高朋故戚:高贵的朋友,至近的亲戚。指至亲好友。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割席分坐: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狗党狐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
故旧不弃: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故人之情: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间的感情。
故人之意: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管鲍之好: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贵在知心: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贵则易交:易:改变,换。人发达后抛弃旧时贫贱朋友,另交新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海翁失鸥:翁:老人。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狐朋狗党: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化敌为友:把敌人转化为自己的朋友。
患难见真情: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惠子知我: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鸡黍深盟:鸡黍:招待客人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情。指朋友之间交情深厚。
江湖义气:旧指走南闯北的人之间所遵循的忠义之气。今多指不顾原则地一味讲求朋友间的义气。
胶漆相投: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
今雨新知: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金兰契友: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金兰之契: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金兰之友:指亲密的朋友。
尽欢竭忠:指朋友对自己竭尽友爱和忠心。
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酒朋诗侣:指在一起喝酒作诗的朋友。
酒肉弟兄: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酒肉朋友: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酒肉兄弟:指酒肉朋友。
酒食征逐: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
旧识新交:老相识,新相交。比喻结交的朋友众多。
旧雨新知:旧相识和新朋友。
旧雨重逢: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臼杵之交: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与杵不相离。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狂朋怪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狂朋恠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兰友瓜戚:兰友:意气相投的至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亲近。
郦寄卖友:郦寄出卖朋友。
联床风雨: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
迷途失偶:迷途:迷失道路;偶:伴侣。迷失了道路,丢失了朋友。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
面朋口友:指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面朋面友:表面上的朋友,交情不深,貌合神离。
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莫逆交:莫:没有;逆:抵触;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莫逆之契:莫逆:没有抵触;契:相合。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
莫逆之友: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攀高枝儿: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比喻人想往高处攀。
攀亲道故:故:故旧,老朋友。拉亲戚论故交。指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
攀亲托熟:认作亲戚朋友。
朋酒之会: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朋坐族诛:坐:坐罪,判以罪名并给予惩罚;族:家族;诛:杀掉。有点朋友关系的人被判罪,整个家族都被杀掉。指株连治罪,残酷镇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贫贱之交不可忘: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贫贱之知: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平原十日饮:平原:战国时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表示朋友暂住欢宴。
契合金兰: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契若金兰: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千里结言:指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千里借筹: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亲戚朋友: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亲如手足: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亲如兄弟: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亲知把臂:亲知:亲人和知心朋友;把臂:握人手臂,比喻亲密的朋友。指亲人或知心朋友。
青林黑塞: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青蝇吊客: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青蝇之吊: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倾盖之交:盖:古车篷;倾盖:停车。指一见如故的朋友。
清风朗月: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同“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清交素友:素友:真诚的朋友。交往纯洁,友情纯朴。
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取友必端:取:选取;端:端正。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人不厌故:故:故交,老朋友。为人不应抛弃老朋友。意指还是老朋友好。
人莫若故:还是老朋友亲。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们的互相了解,最可贵的是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指朋友相交要知心。
认敌为友:认敌人作为朋友。指人的思想糊涂,不分敌友。
朋友的成语典故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
肝胆相照、
刎颈之交、
推心置腹、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
情深似海、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处: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潭随录·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道义之交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高情厚谊 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恨相见晚 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交浅言深 交:交情,友谊。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倾盖如故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深情厚谊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陈毅《向秀丽歌》:“向秀丽,你当得起这样的深情厚谊。”
深情厚意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生不渝 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万古长青 万古: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第四折:“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相视莫逆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为尻,孰知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心照情交 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同“心照神交”。
心照神交 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凶终隙末 凶:;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出处:《后汉书·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为尻,孰知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古代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
关于朋友的成语有很多,那么大家了解过这些成语的故事吗?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有关朋友的成语典故,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有关朋友的成语典故:
1.庄子和惠子
提起惠子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逍遥游》里被庄子嘲笑“有蓬之心”的惠施,惠子名家学派著名学者,“惠子多方,其书五车”,藕们今天“学富五车”的成语,典出于此。惠子常常和庄子辩论,多半是居于下风。据说惠子热心用世,曾为梁相,怀疑庄子想取而代之,被庄子比喻好吃腐鼠的鸱枭。好像庄子对惠子非常不屑,其实不然,他们是惺惺相惜,相互爱重的朋友。惠子先庄子而逝,庄子过其墓,悲不自胜,讲了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他们的友谊,那就是匠石运斤成风、削去郢人鼻端上的白垩的故事。“运斤成风”现在用来比喻技巧的娴熟。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下文。后来,宋元君想叫匠石再示范一次,此时郢人已,匠石说:“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久矣。”讲完这个故事,庄子沉痛的说:“自夫子(指惠子)之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个寓言感慨之深,非藕浅薄言辞所能尽释。有过惠子这样的朋友,庄子才能对朋友之间的关系有那样贴切的形容,原话引用: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他们是朋友!
2、伯牙和子期
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伯牙善琴,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后来的人们根据想象,加上一个戏剧性的情节。据说伯牙专程探访子期,子期已,他悲痛遗憾,不能自已,发之于琴,在子期墓前弹响,围观的男女老少,尽皆嘻笑。伯牙好不奇怪,说藕这样的悲情倾注于琴声之中,你们为什么笑?大家回答他说,我们觉得好听,高兴得发笑,伯牙愤而摔琴。唉,除了那个人,其余的批评、讨论,甚至赞赏,都不能得其三味,斯人已去,满世无其知者,鼓琴何益?
高山流水,千古知音——他们是朋友!
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意思: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4、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下面附上其他最著名的成语典故:
1、一叶障目
楚地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
2、指鹿为马典故出处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3、铁柱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4、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5、鞭长莫及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6、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友情的成语及典故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白话故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原文出处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
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了这话,不肯和他见面。相如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相如出门,望见廉颇,他就调转车绕道回避。
于是,相如的门客们都劝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公然说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的威风比秦王怎么样?”门客们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说:“凭着秦王那样的威风,可是我蔺相如公开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无能,难道会单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的朋友。
有关朋友情谊的成语典故
1.八拜之交:
称结拜为异姓兄弟姊妹的朋友。古付因为对父执辈需行八拜之礼,所以朋友如果亲密如同手足,经过约定,互视对方父执如同自己的亲人,即可称为「八拜之交」。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或称为「八拜为交」、「金兰之交」。
2. 金兰之交义:同八拜之交:。
3.莫逆之交:
心意相投、至好无嫌的朋友。语本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周书?卷二十二?柳庆传:机弟弘,……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之交。北史?卷五十四?司马子如传:膺之既宰相犹子,兼自有名望,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元景等并为莫逆之交。亦作莫逆交、莫逆之友。
古代兄弟结拜都说“八拜之交”,那么有哪“八拜”?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应该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两个人友谊的典故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意思: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
古代兄弟结拜都说“八拜之交”是根据八个表达真诚友情的成语典故而来的。第一个成语典故是管鲍之交:《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鲍叔牙是对彼此凡事相信非常清楚朋友为人,时刻希望帮助并且包容朋友,让人动容。第二个成语典故是知音之交:伯牙非常热爱音乐但苦恼于没有人能够读懂他弹奏曲子里的心情而遗憾,偶遇钟子期爱自己所爱从此找到了他的知音人深感欣慰。第三个成语典故是刎颈之交:蔺相如为了大局着想而没看重所谓的自尊,并向廉颇将军用人格魅力交换自己希望和平的愿望从而让廉颇因为嘲笑他而内心惭愧,所以负荆请罪使他们便成了同生共患难的好朋友。
第四个成语典故是舍命之交:来自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却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枯树中自杀。后世歌颂肯为朋友牺牲生命的勇气称为舍命之交。
第五个成语典故是胶漆之交:陈重雷义两位品德高尚的君子,荣辱与共,生相依。第六个成语典故是鸡黍之交:元伯巨卿深厚的友情能跨越生,即便离开也永远不会忘记对方。
第七个成语典故忘年之交:孔融四十和祢衡二十岁但三观相同的友情不受年龄的限制。第七个成语典故生之交:刘备、关羽、张飞,既结为兄弟,同心协力,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真友情是时刻对你有爱心。
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之交。
1、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常常用来形容自己与好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知音之交
知音之交这个成语典故,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钟子期后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
3、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因负荆请罪的事情,和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的好朋友。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共患难的朋友。廉颇和蔺相如在经历了负荆请罪的事情之后,两人就成了生与共的好友。
4、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来自“羊左”的典故,在西汉时期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了。
5、胶漆之交
胶漆之交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朋友之间十分深厚的友谊。胶和漆都是比较具有黏性的东西,所以一般将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一般用胶漆之交形容两人关系的人,说明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的好。
6、鸡黍之交
鸡黍之交出自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独行列传》,主要讲述的字范式和张劭的事迹,一般用来形容守信之交。
7、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出自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祢衡传》,一般用来形容与辈分不相当的人相结交称为朋友。
8、生之交
生之交的意思就是能够同生共的朋友,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元·郑德辉的《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之交。”生之交一般也用来比喻能够共存亡的朋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