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出自三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2.由古代三国时期故事而产生的成语

3.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10个)

4.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有那些

5.源于三国的成语有哪些

6.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至少5个)

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

出自三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由古代三国时期故事而产生的成语

       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顾茅庐、如鱼得水、初出茅庐等等。

       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读音:bì ròu fù shēng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读音:hòu huàn wú qióng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读音:sān gù máo l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如鱼得水,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读音:rú yú dé shuǐ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读音:chū chū máo l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10个)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有那些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以及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桃园结义

       人物及故事:刘备、关羽和张飞,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草船借箭

       人物及故事: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如鱼得水

       人物及故事: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自己得到诸葛亮的,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

       4、大器晚成

       人物及故事: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

       5、虎踞龙盘

       人物及故事: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去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6、望梅止渴

       人物及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曹操快速赶到队伍前面,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了,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7、舌战群儒

       人物及故事: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挠起论争,欲使诺葛亮知难而退。谁知诺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使得孙刘联盟,公抗曹兵。

       8、刮骨疗毒

       人物及故事: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

       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9、锦囊妙计

       人物及故事:刘备应孙权要求到江东结亲,又怕孙权加害,带了赵云当护卫。诸葛亮临行前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让赵云在特定的时候打开,来一一解决困局。

       10、吴下阿蒙

       人物及故事: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

源于三国的成语有哪些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至少5个)

       三国演义中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操

       温 酒 斩 华 雄

       小 霸 王 孙 策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赤 壁 大 战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温 酒 斩 华 雄

       割须断袍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出自三国故事中的成语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刀枪不入、唯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伶俐、慷慨大方、头脑精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百折不饶、百打不死、侠中豪杰、人中龙凤、有情有义、有胆有色、举世无双、既酷又帅、诚实可信、谈吐大方、风度翩翩、气质高贵、貌赛潘安、智胜孔明、勇比子龙、义超关羽、巧越鲁班、至尊至圣、至高无上、华丽绚烂、英勇无比、道德榜样、千杯不醉、坐怀不乱、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傲视众生、世外高人、光明磊落、公正无私、震古烁今、英俊与智慧的化身、侠义与仁义的糅合、玉树临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夺天地之造化、得鬼神之奇工、令女性疯狂,被男性妒嫉、使社会风气得以纠正、一切优点的模范、千年——不,是亿年难得一见的完美的、天才的化身的,迷死人不偿命的一级神‘混沌神’

       我这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刀枪不入、唯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伶俐、慷慨大方、头脑精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百折不饶、百打不死、侠中豪杰、人中龙凤、有情有义、有胆有色、举世无双、既酷又帅、诚实可信、谈吐大方、风度翩翩、气质高贵、貌赛潘安、智胜孔明、勇比子龙、义超关羽、巧越鲁班、至尊至圣、至高无上、华丽绚烂、英勇无比、道德榜样、千杯不醉、坐怀不乱、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傲视众生、世外高人、光明磊落、公正无私、震古烁今玉树临风博古通今

       出自三国故事中的成语如下: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好了,今天关于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