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语_大学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大学》成语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大学》成语的话题吧。

1.明德什么什么成语

2.格物致道,在于民德是《大学》中的,什么意思呢?

3.教育诚信成语和名言警句?

4.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大学》成语_大学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明德什么什么成语

       关于明德的成语:明德惟馨、明德慎罚、明德至善。

       1、明德惟馨

       [míng dé wéi xīn]?

       真表示唯有盛德才是真正的芬芳。《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xīn):散发的香气。

       2、明德慎罚

       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质帝纪》:“《书》云:‘明德慎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3、明德至善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格物致道,在于民德是《大学》中的,什么意思呢?

       1. 做人的四字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 关于做人的四字成语

        谨慎的:○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认真的;○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盘根究底:盘:仔细查问;究:追究。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原始要终: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 不遗余力:遗: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 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细针密缕:缕:线。

        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 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

3. 做人的四字成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刮肠洗胃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悔罪自新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出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

4. 关于做人做事的四字词语大全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教育诚信成语和名言警句?

        这是《大学》第一章中的文字,后人使用中有变化,有些逐渐变成成语。看原文,两句应该是“格物致知,在于明德”更准确些。“格物致道”应该是网文中的变化吧,“在于民德”应该是耳误吧。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致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致道:应该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意思吧。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A. 有关诚信的成语以及名言警句都有什么

        成语: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信誓旦旦[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自:《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之凿凿[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名言: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B.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警句

        1.成语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名言警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3. 故事 故事一: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路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二: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故事三: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C.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亦可)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战国墨翟《墨子·修身》

        译文: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

        2、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战国庄周《庄子·渔父》

        译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

        译文: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D.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名言警句,尽快,我要用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信则不立。

        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E. 列举一些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

        F. 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故事

        1.成语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名言警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3. 故事

        故事一: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路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二: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故事三: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G. 有关诚信的成语以及名言警句

        1.人而无信,不来知其可也—源—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郭辉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H.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名言警句,尽快,我要用 !!!!!!!!!!!!!!!!!!!

        一言九抄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

        言信行果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抱诚守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另有:

        抱诚守真

        I. 关于诚信的成语和名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J. 列举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

        言警句

        苏联: 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清·顾图河: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宋·苏轼: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宋·周敦颐: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英国: 诚实不需于笔墨,美丽不需于粉黛。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 来。

        资治通鉴: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

        成语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

        1、民无信不立。——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

       意思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想要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止于至善"出《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时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

       对"止于至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止于至善"本身的意义,第二要结合三纲来理解,第三要结合八目来理解。也就是说,要结合整个《大学》来理解,才能在此意义上开出时代性的新释。

厦大校徽:

       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

       盾形上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

       好了,今天关于“《大学》成语”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大学》成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