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_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这个人物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关于孟子的成语

2.关于孟子的典故

3.有关孟子的故事与成语

4.2022天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古籍中的成语典故

5.有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

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_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这个人物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舍生取义、明察秋毫、茅塞顿开、为富不仁、杯水车薪。

       1、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取:求取)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2、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明察秋毫”本义为视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鸟兽的细毛(明:视觉敏锐。察:看。秋毫:鸟兽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后多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3、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拼音:máo sè dùn kāi)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茅塞顿开”本义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

       4、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拼音:wéi fù bù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指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5、杯水车薪

       杯水车薪(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的原义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关于孟子的典故

       一、揠苗助长

       出处: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二、自相矛盾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示例: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近义词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后抵触、首尾乖互、相互抵触、鬻矛誉盾

       反义词并行不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自圆其说、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三、郑人买履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四、守株待兔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好逸恶劳、守株缘木、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缘木求鱼、坐享其成、固守成规

       反义词除旧布新、通权达变、借坡下驴、通达权变、随机应变、见风使舵、标新立异

       五、刻舟求剑

       出处:战国末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胶柱鼓瑟

       反义词通权达变、借坡下驴、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百度百科—寓言

       百度百科—揠苗助长

       百度百科—自相矛盾

       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有关孟子的故事与成语

       关于孟子的典故介绍如下:

       1、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 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 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 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4、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5、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有学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2022天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古籍中的成语典故

       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处《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典故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然后再跑回去,盛了满满一杯水,想要灭火;但再跑出去时。柴草已化成灰烬了。何查和周孟学生时代就是一对好兄弟,光阴荏苒,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竟在回乡的火车站遇见了。尽管多年没见。两人还是认出了对方。随即热络地聊了起来。“何博士(此人以前极好读书,有此绰号)。好久不见啊。这些年过得可还好?”周孟是个急性子。一上来就忍不住拍了一下何查的背。寒暄了一句。“也就那样吧。倒是你小子,上学时可是出了名的高情商,现在在哪儿做官啊?”何博士笑了笑,找了个位置,拉着周孟坐了下来。“嗨。我哪儿能做上官啊。自己开了一个心理诊所。当心理医生了。”“呵。赚了不少吧!这年头,开心理诊所的。怎么着也得月入上万吧。”“上万?做梦吧。我那个小诊所。地方小,人又少,租金还高,能盈利就不错了。”周孟说着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片刻。他又拉了拉何查的西服。羡慕道:“看你的行头。赚得比我多吧!”“哪有。你好歹是做老板的。我呢。替人家做事而已。”“那你也定是个白_。薪资很高吧。”何查摆了摆手。“经理算不上。工资高倒是真的。”然后不说话。伸出10个手指。“一个月一万?”周孟问。“是10万!”周孟惊讶地捂住了嘴。又低声道:“那你是干什么的!不做官又不开店,莫非”“哪是你想的那些东西,我是做高档茶叶的。现在那些领导啊。官员啊。甚至很多外国友人都好这口!我懂得多,又会外语。当首席顾问。自然薪资高了。”周孟砸了砸舌,“啧啧,现在何博士变成‘茶博士’了,又多金。我当年还嘲笑你书呆子,现在你做的真正是‘杯水车薪’的活计,而我赚的那点钱,对还沉重的房贷来讲也是‘杯水车薪’啊。看来,真是不能小瞧了知识的力量啊。”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有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形容做一件事情很难,自身力量太小,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会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杯水车薪。如果形容一个人十分自私吝啬会用一个成语来表达?一毛不拔。那这些成语到底出自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生活中常用到的出自于古籍中的成语典故。

        一、《孟子》中的成语

        1、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3、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注意与其反义词?事倍功半?的区别)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一毛不拔形容十分自私吝啬。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二、《荀子》中的成语

        1、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2、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3、后发制人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荀子?议兵》: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4、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三、《韩非子》中的成语

        1、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2、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3、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试题练习(单选)1.下列典故出自于《孟子》的是( )。

        A.老马识途

        B.箪食瓢饮

        C.一毛不拔

        D.吹毛求疵

        答案C。解析:老马识途、吹毛求疵出自于《韩非子》,箪食瓢饮出自于《论语》。故本题答案为 C。

       始作俑者历史典故:始作俑者追根溯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文本翻译: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_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难道没有子孙后代吗?’。就是因为以像人的俑来殉葬。俑都不行你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好了,关于“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哪些成语典故中有孟子”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