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文化调查问卷_成语故事调查报告
1.小学生阅读名著的调查报告
2.关于高中生政治教学论文
3.中学生作文修辞手法调查问卷模板
4.青少年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一、语言要散发书卷气――让学生觉得好听
书卷气,就是带有文学性、文性。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对名人、伟人有一种崇拜、效仿心理。因此,在学校他们非常欣赏、崇拜有才华的教师,作为“统率”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说一些有文的语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佩服你,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一种文学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有位班干部在工作中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工作能力不强”的想法时,一位班主任这样对她说:“能力是在工作实践中对一个个难题的解决而积累起来的。正是有困难、有难度,才能从中得到锻炼,有一副对联说:“平静的湖田,培养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铸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在班上表扬某个曾经成绩较差的同学取得进步时,不是简单地说某某同学进步了,考了多少分,而是可以用诗一般地语言赞美他:“从你的进步,让我看到你希望的曙光,不,是我们班希望的曙光;当然,仅有曙光是不够的。看吧!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一轮红日蓬勃而出。”在劝解同学闹别扭时,用鲁迅的名言和流行歌词加工一下,效果非常不错,即“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你们两人现在“敬个礼,握握手,我们又是好朋友”。全班哄堂大笑,两人和好如初。当学生问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时,他编了一段顺口溜:“认认真真地听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次作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认认真真地进行每一次考试后地总结。”如此,让学生觉得班主任的话好听,从而潜移默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语言要富有哲理性――让学生爱听
班主任的语言光有文是不够的,还必须富有哲理性,所以班主任的语言必须生觉得你有思想、有深度、有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把老师的思想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非常愧疚,甚至觉得没脸见人。为此班级搞了一个问卷调查,问“你最崇拜谁?”这位同学回答说最崇拜。这时,班主任问这位同学“犯过错误吗?”“犯过.”学生回答说。“那你怎么还崇拜他?”这样一问这位同学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班主任乘势引导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况我们还是中学生。说实话,不犯错误的人时不存在的,所以犯错误不要紧。但必须知道错在什么地方,错是为了以后不再错,这就是收获,这就会走向成功,即通常所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还有的同学在周记写道:“对冯媛的成绩非常羡慕,老师,我怎么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时班主任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在班会先讲一个成语典故“临渊羡鱼,不知退而结网。”并告诫之:“结网的功夫决定有没有鱼,所以平时的功夫要花在结网上。有某种理想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但理想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理想的,只有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当然,还必须处理好预习和复习的关系。先复习好今天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预习明天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必须紧跟老师,但又必须走在老师的前面。”这样,老师以形象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教育、启迪学生,让学生听后又有收获的感觉,达到“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境界。
三、语言要具备人情味――让学生想听
在学校,学生最怕的老师就是班主任。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在进行交流、沟通时会惴惴不安,即通常所说的“班主任恐惧症。”学生对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因此,班主任的语言中必须散发亲切、友善、尊重、信任、宽容的气息,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从而“亲其师,则信其道”。
在日常的相处中,应有意识的使用“我们”、“我们班”“我亲爱的同学们啊”这些词――消除学生紧张感,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与他们平等,产生班级主人翁意识。看到同学的闪光点,有意地夸张其称呼:“我们班的才女”“我们班的足球明星”“我们班的喜剧明星”等――既让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满足心理,同时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已得到班主任的充分肯定。
在大型活动和考试时,学生非常希望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是增加压力和负担。这时就应多鼓励说:“你们会成功的,我对你们非常有信心,因为,这信心是建立在你们的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如果成功,就说“棒极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如果失败了,就说“你们已经很努力,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失误的原因,我们离成功就更近了”。――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宽容、理解和尊重。
这样,班主任通过语言传达的亲切、友善、尊重、信任、宽容的信息使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更近了。这时,班主任教诲就不显得罗嗦,相反会让学生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
四、语言要带些幽默色彩――让学生乐听
任何道理都是抽象的,甚至是乏味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工作时,不妨来一点幽默,让学生效果之后得到启发。有几个同学的字迹潦草,几经批评不见效后,这位班主任说,我当年读中学时,我们班也有一些同学字迹很潦草,那时我的一位老师时这样评价的:“有些同学的字像长了翅膀,可以满天飞;有些同学的字像没有脚,站不住;有些同学的字像没有骨头,尽是肉挤在一起。”现在,我可不希望他的“徒子徒孙”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有志于成为书法家的除外。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几个字迹潦草的同学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此后,这几位同学的字有了明显的改观。
另外,教师语言还要有情感性、启发性等。在德育过程中,有时需要准确、周密的语言,头头是道,能说服人;有时需要清新优美的语言,饱含,能打动人;有时需要幽默、机智的语言,妙趣横生,能感染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学识,高深的修养和热爱学生的心,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以爱的情感为基础,虽不是字字玑珠,句句闪光,但锦心绣口,含英咀华,这样才会有艺术的语言,才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使学生在和风细雨的吹拂滋润下受到教育.
小学生阅读名著的调查报告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集思广益近义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思广益近义词1中文发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成语造句: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发音技巧:集,不能读作“jī”。
书写技巧:集,不能写作“积”。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近义词: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英语翻译:benefit by mutual discussion
集思广益近义词2集思广益的近义词
博众长、截长补短、博众议、共同努力、广开言路、群策群力、兼听则明、通力合作
成语解释
成语: 集思广益
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解释: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成语典故
出处一:《三国志·董和传》:“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出处二: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典故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诸葛亮殚精竭虑,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事必躬亲,任劳任怨。
当时,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名叫杨颙,他看到诸葛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于是想劝他改变一下工作方法。
杨颙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级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不需要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处理。”随后,杨颙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诸葛亮对杨颙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托,感觉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后来杨颙病死,诸葛亮非常难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下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这篇文告,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他在文告中写道:“丞相府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拼音代码: jsgy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歇后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
灯谜: 诸葛亮会;大家都想做好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博有益的意见
英文benefit by mutual discussion
集思广益造句
1、他们可以集思广益,对许多技术问题,找出最好的答案。
2、只有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才能办好这些事。
3、小组成员密集开了几次会议,大家集思广益,终于做出了让老板满意的企划案。
4、咱们集思广益,决定一项行动。
5、我们应该集思广益,试着想想出更好的办法。
6、我们需要坐下来一起集思广益,为新产品设计一个好的营销口号。
7、今天我们将辞典试用版先行公开,期盼各界提供意见,藉以集思广益,让正式版能臻理想。
8、他们集思广益,但同时也仔细探究各个细枝末节。
9、咱们来集思广益,看是否能想出什么办法。
10、好吧,这次,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集思广益。
11、他为求集思广益,在这个商圈附近做了许多问卷调查,希望了解市场取向好为开店做准备。
12、为了校庆表演,班长要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创新的花样,希望能有更完美的演出。
13、我们集思广益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14、如果他们集思广益,他们就能找到渡过困难的办法。
15、行销小组脑力激荡多时,集思广益,设计新产品的行销策略。
16、如果我们集思广益,我们也许能制订一个真正完善的。
17、好处是合伙人可以集思广益,聚集人才和资金。
18、为了弥补过失,老总召开临时会议,希望同仁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
关于高中生政治教学论文
小学生阅读名著的调查报告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X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类、科幻、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共6页,当前第1页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著;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著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著,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共6页,当前第2页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著;热衷流行音乐、港台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著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同行者。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类专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自己文学素养,更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外阅读评价上下功夫,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共6页,当前第3页
2、推荐好课外阅读的书目
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向学生介绍浩瀚的中外文学,发展艺术上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信念等。课外阅读在丰富知识、提高涵养、培养兴趣等方面弥补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有限性。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探讨选择课外读本的标准。它应该包括知识教育价值、文学教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因此,科学地推荐课外书,应该在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指导下,注意课外读物体裁和内容的丰富性,体裁上应有故事、传说、童话、寓言、传记、日记、游记、科幻等等,内容则应该涉及文学、科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各个领域。小学阶段的阅读应着重于“博”,博览群书,博众长。“博”既指阅读数量之多,也指阅读范围之广,种类之全。大学阶段再在“博”的基础上精读。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举办好书推荐会,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精彩片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设制悬念等,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3000-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西方教育中,对培养学生习惯,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呢?
(1)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55年前就向大家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人们如何爱读书。他说:“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是如何地爱好读书,学问家不必说,就是商店的店员,工厂的工人,也都视书如命,得空就读书成了习惯。”根据美国专业快速阅读网站列出的数据做一个估算:一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要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10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最少也可以读10本。再加上两个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3年就可以读30本。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2)养成专心、诚实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不能贪图博学的虚名,应当出于自愿,当成一种需要。叶圣陶说:“在读书时,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共6页,当前第4页
(3)养成有、有选择的阅读习惯
养成有、有选择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因为面对出版物中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状况,一定要认真审慎地选读品位高、质量好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再说,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确有限,实在不容随意耗费。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有地择优阅读。读科学著作要读最新的,读文学作品要读名家名篇,读哲学著作要读传世经典。叶圣陶先生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择优阅读就像“跑进仓库就得注意拣选,非取那最合用的东西不可”,“霉的、烂的、不合用的”一概不取。叶先生在谈课外读物时候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可供阅读的四类书。它们是:“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关于修养的书,如伟大人物的传记,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供欣赏的书,、剧本、文集、诗歌”,“供临时需要的书。如预备练习游泳之前,去看一些讲游泳方面的书;当社会上发生了某种问题的时候,去看一些关于某种问题的书。”当然,我们也“不要定下‘这不许看,那不许看’的禁令”,而是把“取缔书报的心思和力气移用到培养学生识别力的方面去。”事实告诉我们,学生是非常喜欢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养成有选择的阅读习惯何等重要。
(4)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随时把它记下来而所写的文字。想的时候往往比较乱,比较肤浅;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用列表的形式或者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马克思读书就常在书上画线或做读书笔记,隔一些时候,又要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那非常强而精的记忆。不少人“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懒于做读书笔记,这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阅读时记笔记,才有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看、忆配合在一起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记笔记的形式除了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列表”“杂记”而外,还可以是摘录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梗概提纲、简短书评乃至心得体会,此外还需要把作者的姓名、书名或篇名、出版的时间地点记清楚,以便日后查找。
4、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指导读书方法,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为此,我安排每周一节以课外阅读为主的晨会课,以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1)注重课内—外阅读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
(2)处理好作业与阅读的关系。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题海战术,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从而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共6页,当前第5页
(3)减少课外阅读的功利目的。其实人天生就是爱看书的,只是我们过多地增加了功利目的,才使得读书变成了“苦差使”。在阅读初期,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让孩子有成功的满足的感受,不应强调多多少摘抄,写多少读书笔记,可举行“读书会”,让孩子交流读书的体会,通过教师朗读节选作品了解全部作品,通过教师讲故事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
(4)教给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保障。一是阅读方式多样化,如默读、朗读、
涌读、精读、略读等,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阅读方法;二是边读边思,勾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三是合作中阅读,阅读后要与别人交流讨论;四是有选择地阅读,要自觉抵制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五是在实践中阅读,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如在作文、班级黑板报、文艺活动等,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5、 配合课外阅读开展活动,狠抓落实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提高课外阅读的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开展阅读后的活动。利用课堂五分钟演讲促使学生精读课外优秀文章。具体的做法是:用课堂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把最近读到的、觉得有价值的名篇佳作以演讲的方式向同学作推荐介绍。介绍包括:作者介绍、作品价值、内容概要或基本观点、自己在阅读中感触最深的精彩片段和若干感想。每堂课按坐位依次轮流,每学期至少一次。每次演讲后,老师要言简意赅地做些点评。点评方式丰富多样,具有个性,完全是一种生活化的阅读,是一种平等的切磋交流。每次演讲,要求学生反复研读,广泛收集材料,写成底稿。演讲时可以有提纲,鼓励“脱口秀”。个别程度较低的,允许“照本宣科”。课后帮助同学修改、充实、完善底稿,然后全班传阅,使学生演讲一次就经历一次深刻的精神成长过程和语文能力全方位的训练。我不满足把阅读仅仅当作技能,而是用它来点亮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让他们获得满足感、解放感、提升感,释放无穷精神的能量,推动学生阅读的自我进步,精神成长。这次活动促进学生读书时精与博结合起来,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逼迫教师不得不去广泛的阅读,深入地思考。 另外,可以召开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心得报告会,发动学生自办小报,自编手抄书(学生创作的童话、寓言、诗歌、小),写读书笔记,写书评;还可以展开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手抄书评展、“我的阅读书目”评展、读书笔记、作文评展等。除此以外,每个班级还可自己办图书角、阅报栏。发动学生集体订阅报纸,发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学生捐献图书。这样,在学生中就不难形成爱书、读书、买书(用节省的零花钱)的良好风气。
狠抓落实。统一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研究型的教师是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只有我们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有望开辟小学生阅读的新局面,我们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促进自己的精神 .
中学生作文修辞手法调查问卷模板
在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起着主导作用,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传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关于高中生政治教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高中生政治教学论文篇一老子曾言:?大道至简?。的确,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自。世间的生存法则也告诉我们: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是长久。简约同样是许多艺术种类的重要表现手法,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
简洁是一切艺术成熟的标志,教学也要追求简约求实的艺术境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果。?美国的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许多优秀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一定要以最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掌握最宝贵的知识。
何谓政治教学简约化?简约化的政治教学要求课堂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语言表达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简单是教学的自然法则,是教育的真谛。政治课堂的简约可以说是政治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意境悠远。这是教师的明智、学生的幸福。
《庄子》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的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的,就我们目前的政治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在大量的日常教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教学时间紧蹙,到最后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课件繁华,大容量,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扫描般地观看,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探索空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教学结构散乱,各环节教学的重点不清晰,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教学的方法花哨、不经济,学生与文本对话少;结果饱满、臃肿的教学中显现出肤浅、低效,教者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 因此,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以简约求丰富,形成省时省力省的简约化课堂教学风格,应该是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为此,本人以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简明。很多政治课之所以事倍功半,不得要领,是因为教师设置的目标高而多,一堂课45分钟,样样都要顾及,负担太重。政治教学在众多目标的追逐中眼花缭乱,顾此失彼,迷失方向。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杂乱无章。?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简明,这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简明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指向,较快地进入学习角色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说明,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抓住主要目标,适当考虑次要目标;并根据知识逻辑中的重难点和学生能学多少情况,确定一组需要重点解决的阶段目标,轻装前进。课程目标还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也不能把情感目标抬到了过高的位置、脱离知识教学进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其他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政治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基点和原点,循序渐进,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第二,教学内容简要。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浅尝辄止。教师必须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出发,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考试说明和新课程高考说明和教材本身特点,独特而深刻地解读教材,敢于改变课文的?序?,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善用剪枝学问,在教学内容的数量上剪裁?瘦身?,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好中选优,把最基本、最重要、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最有用的核心知识挖掘出来,花大力气提炼出教学的知识主线,让学生把值得学的?精华?细细品位、吸收。但教学内容?简要?不等于浅和少,它应当与精与炼连在一起,有宽广的包容、深远的蕴含和?以约驭博?的功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课堂教学知识主线清爽了,其它细节知识处理可迎刃而解。教师还要正确地处理教材重点与补充材料之问的关系。适量补充时事材料、引入名家名言、成语典故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过度补充延伸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学习负担。
第三,教学素材简炼。选材要?少?。所选背景材料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切合国家生活、地方大事和学生生活,鲜活、生动,能以一当十;题材的包装上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用材求?丰?,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开发,紧凑使用,力求客观、真实地转移生活场景(时间和地点),变换主配角造型和对白,逐步改变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挖掘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识不平衡,唤起已有知识经验,在积极探究问题中生成不同知识,让每一个教学素材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组材求?优?,力戒随意组拼素材,力求典型案例生活化、故事化,把课堂营造成一部?电视连续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决防止材料用得散,杜绝教学例证满天飞的状况。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竞争?合作?》框题时,一位教师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在开往成功的?和谐?号列车上旅行的情境,把平等竞争、合作共享、成功作为三个站点,把教学目标和教材逻辑巧妙地糅和在里面,让列车内发生的故事作为教学明线(即生活线索),让学生在轻松快乐活泼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课堂的流畅性,又凸显学习主题。
第四,教学环节简化。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更方便、有效地进行学习,而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精力、时间会消耗在毫无收获的走过场中,长期以往还会形成厌学的情绪和浮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化,追求简捷流畅的学习路径和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的流程。导入要么以旧引新,开门见山,要么激趣导入,彰显美感。处理新授内容时最好把主干知识设计成生活板块学习。如,在教学高一?消费及其类型?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自已的?汽车梦、房子梦、妻子梦?三个板块,以这些梦想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消费知识为主线,穿插对教材内容的阅读、讲解与合作探究,时间分配和精力使用精当。
课堂小结要聚焦核心知识,渗透热点的课堂练习量要适度、难度适中,课尾延伸课堂时简单渗透为妥,营造承上启下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要借鉴当代工程学提出的?时动?原理,善用减法思维,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提炼,合理去除那些可有可无的程序,剪去华而不实的泛泛而谈,剪去无休无止的窜讲窜问,剪去哪些故弄玄虚的作秀表演,改造孤立零碎的、费时费力的动作,合并经济、高效的动作并使之一体化。这样,教学过程会层次分明,松驰有度,收放自如,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解决落实。第五。教学方法简单。简单的教法不是浅层次的马虎,而是教师选择经济实惠的教学方法,以最简洁的步骤达到最好的效果,?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到?。一般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突破重点要精心辑选、音频、时事、、表格等资料,瓴选举例、计算、讨论、比较、类比、归纳、背诵、默写、练习、角色模拟等简便易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演讲、辩论、小品、游戏、实验、问卷调查、课题研究、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由于能耗高、费时长,要灵活、适度使用。难点知识帮助学生逐层解剖学习,对于过于偏难而又不是教学重点的可以忽略。
教学方法会因课型、教学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新授课宜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参与教学情境,愿意讲,有话讲;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问题,设问口子要小、方向要明、层次要清,激活学生思维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防止学生回答不知所措或不知所云的情况;运用布白技巧进行铺垫和蓄势,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虚引实,让学生更好地经历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情感;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励,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集体备课时还可以同课异构,筛选不同方法在平行班级对比使用,对相对便捷的方法反复修改、推敲,使之更加实惠、巧妙,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千万不能犯重形式轻内容的本末倒置错误。
第五,教学媒介简便。多媒体课件因其直观性、动态性、容量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但它加快了课堂节奏,加大了课堂容量,影响学生的体验、想像和思考。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是越简捷越好,不能过分依赖,人为物役。课件制作要力求精彩,画面清晰,布局重点突出,、动画长短得当,主题鲜明,不要过多的花哨,避免无益信息的干扰;减少文字数量,注意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充分感知对象,防止学习疲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对主干政治知识的教学,可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展示其逻辑过程,或者为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政治教学简约化的思考。
关于高中生政治教学论文篇二一 软课程也具有不可低估的育人效果
软课程是指那些非的学习活动,包括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班级中形成的校风、班风等因素。软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等软课程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软课程没有明确的?教育?标记,学生往往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隐含于其中的教育,如何在重视正式课程的同时重视软课程的建设,是在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 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探索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加高中学生公寓的德育和文化功能;加强公寓的德育功能与管理结合起来。辅导员与学生同住,做好学生的行为指导工作,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每个公寓楼都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宿舍楼管理委员会(简称楼委会)。每个楼委会聘请一名辅导员作为指导教师,并以公寓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强化公寓的德育和文化功能。负责做好本公寓楼学生的行为指导工作,同时指导?自管会?组织同学开展工作。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工作要做到趋利与避害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一是建设了一批校内的?红站?和?红色专栏?。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专题;针对教学、科研、生活等问题开设网上专题论坛;建立心理咨询讨论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学。二是锻炼出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一岗两职,既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利用网上校长、处长等信箱,解决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
高中院校学生各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这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补充,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协调协作有关部门将社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纳入到校园文化整体建构体系中,在组织、阵地、项目上加以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保障社团的健康发展;三是要贯彻星级社团评比制度,建立竞争机制,重点建设培养一批社团,组织有影响力的活动。从而保证学生社团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三 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立项机制,旨在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打破系部格局,根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队针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有、有组织联合起来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一方面做深入地调研、探索。通过人员组合,形成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队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模式,形成全体同志不仅努力工作,而且根据工作实际主动思考的工作局面,形成各团队系统性实践与研究探索创新相辅相承的工作格局。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对各团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项内容进行研讨,确定各团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项侧重点。并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论证会上公开答辩。同时邀请领导、专家参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论证会,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指导,再以科研成果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结论。
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化
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他们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实践上的标兵作用。学生党员是凝聚学生的核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首先,抓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要求党员不仅要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集体活动,支持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工作。系团总支、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又是学校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丰富的活动内容既能自我教育,又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还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辅导员老师只能从宏观上、整体上进行教育管理。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下面情况的主要靠学生干部,许多具体工作都要靠学生干部去付诸实施。学生干部也是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
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以点连线、织线成网、拾网为片、缀片成面,换句话说就是以学生党员为点,带动影响优秀学生使之变成先进分子,再以他们为骨干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从而形成先进的班级,再以先进班集体带动各系、乃至学院的学风、校风建设,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一、青少年的概念分类能力
1.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
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在国内外思维发展的研究中运用得很普遍。我们曾选择了若干组不同类型、属性和抽象程度各异的概念,用了4种方法,让中学生分类。这4种方法是:
(1)指定分类。例如,给被试者6组概念,每组4~6个,让他们说出分类的依据。
(2)排除分类。例如,给被试者6组概念,每组5~6个概念,实际上是其中4个概念属于一类的,让他们挑出1~2个不同类的概念,并说出理由。
(3)直接分类。例如,给被试者30~40个各类概念,让他们直接分类,并说明理由。
(4)组合分析分类。例如,给被试者30~40个各类概念,让他们多次分类,第一次分类后,要求打乱各类方案重新作第二次、第三次分类,这就是组合分析分类。如果被试合理的组合分析分类次数越多,且能说明每次分类的依据,就表明他们概念系统越复杂、越完整。
上述4种方法,以下面指标作为评定水平等级的根据:
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根据;
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说明根据或说明中有重大错误;
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说明分类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
2.青少年分类能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分类水平是有差异的。初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处于从第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他们能够对各类概念分类,也能说明理由,但阐述中掺杂着感性经验。高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时,大多数达第四级水平,所说明的理由能揭露事物的实质,理论性较强。
研究还表明,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的,但组合分析的水平是很低的,多数学生还不善于组合分析,找出重新组合的交结点。从初中二年级起,能够组合分析的学生超过50%,但大部分是2次组合分析。从高中开始,80%以上的学生能对所理解的概念进行组合分析,其中大部分能够进行3次或3次以上的组合分析。
例如,对动物概念“海豚、鲸鱼、鲨鱼、鳄鱼、蜥蜴、壁虎、虎、豹”,他们就能从海生动物与陆上动物分类,从凶猛动物与非凶猛动物分类,从哺乳类动物与非哺乳类动物分类等。这样,中学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体系,逐步深入地领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展思维的系统整体结构,从而为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准备了条件。
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分类能力的培养。例如,有人通过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研究指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物质、现象、概念进行比较,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是从比较派生出来的更复杂的思维活动。
通过分类,使学生分析物质的各种属性,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抽象出对象或现象的本质属性,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如果要把一些物质分为酸、碱、盐3类,就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质的各种属性,如它们对指示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在水中的电离等。
经过充分的比较,抽出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本质属性,并以它们电离所产生的离子作为分类的依据,把研究的物质分为酸、碱、盐3类。其他那些属性都是次要的、非本质的,都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
由此可见,分类不是简单地把物体分成若干堆,而是把学生学习物体的知识,在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本质差别,并根据它们的本质差别进行科学划分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从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二、青少年的理解能力
理解,就是认识或揭露事物的本质。从思维心理结构出发,理解是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而产生的,它是旧的思维系统的应用,也是新的思维系统的建立。
按照发展水平,理解可以分为直接的理解和间接的理解2类。直接理解是不要经过间接思考过程就能立刻实现的理解,间接的理解是以事先的思考为根据的理解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范围很广,例如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理解教材中所阐明的某些事物的本质特性的矛盾关系;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问题,诸如数理化定理、公式及解答习题的逻辑依据;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物体的构造、性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等等。中学教学要求中学生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正确而顺利地掌握知识。
如何研究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呢?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看学生对谚语、寓言、成语等形象材料的理解程度。例如,有人曾把十个成语典故用白话呈现给被试者,让被试者解词并造句,从中发现中学生理解成语的水平可以分为3级:
第一级水平是完全停留在了解故事具体情节和对词的表面理解上。例如,“朝三暮四”,是指猴吃橡树子,早晨3颗,晚上4颗。
第二级水平是受具体经验的局限而作接近本质的形象理解。例如,“朝三暮四”,是指自己欺骗自己,自作聪明。
第水平是摆脱故事具体情节和生活经验,充分领会成语的隐义或转义。例如,“朝三暮四”,原表示一种欺骗手段,后来常用来指责那些反复无常的人。
研究指出,如果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的条件下,初一年级以第二级水平居多,初二为过渡阶段,初三以上各年级,大部分被试者都达到第水平。
可见,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逐步发展,但在初中二年级之前,他们的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具体的形象的经验作支柱。高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事物的一般属性,他们对于要理解的事物,力求运用各种经验材料,作出理论的、规律性的说明,并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为了发展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和家长必须从学生和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逐步达到对新事物的理解的目标。注意教学和辅导中的量力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循序渐进;要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这是理解的必要条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以利于他们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
三、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过程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设,检验设。这一系列思维过程的完成,主要的途径是依靠逻辑推理来进行。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思维之所以称得上为“间接”的认识,主要是由于其中有推理过程存在。因此,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指标。
研究推理的方法有2种:①结合教育和教学开展自然实验或调查,②实验室里解决问题的研究。对中学生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研究,目前也用以上这2种方法。
1.一般的推理研究
一般的推理研究,主要按照推理的几种形式,如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类比推理(比较共同点)、对比推理(比较相异点),编拟各类问卷题,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在教学影响下,逐步学会有意识地使推理合乎逻辑,基本上掌握了各种逻辑推理的形式。但他们对于一些感性材料,往往能很好地进行推理;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困难的材料,就常常有瞎猜乱碰或不合逻辑的情况。
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独立地对现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及时纠正他们不合逻辑的论断。高中学生在正常教学条件下,那种自觉地进行恰当的、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在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性、逻辑条理性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开始看到了特殊和一般、归纳和演绎、类比和对比、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于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广泛的概括能力,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化的能力都较迅速地获得发展。
所有这些,必然导致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并为他们思维能力的成熟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抓好他们成熟前推理能力的培养,促进逻辑推理的各种形式的全面而良好的发展。
2.推理与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室中研究推理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根据已知的思维活动规律或有关的一些定编制题目来进行的。这些研究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我们这里介绍3个“皮阿杰作业”:
(1)颜色的组合——实验出示6堆10个一组的木片,每堆一个不同的颜色,要求被试者做一对颜色没有重复的任何一对,并穷尽全部可能的组合,指示被试者设计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完整地组成15对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课题。
(2)看不见的磁力——材料是由带着8个扇形的一块大的圆木板,相对的扇形在颜色上相配。在相配的扇形上是数对盒子,除一对闪着光亮的容纳着隐藏在蜡中的磁铁的盒子外,其余的盒子重量不等。被试者不知道隐藏着的磁铁。让被试者解答问题:为什么中央的金属条每时每刻总指向同一对盒子而不是指向放置在圆面周围的其余盒子。为了归纳出金属条是被磁力所吸引的结论,这些被试者必须做出设演绎并证实演绎的正确性。
(3)影子的投射——材料是由直径为5、10、15和20厘米的圆环组成,放置在100厘米长带有呈锯齿形的每1厘米分度的底板上。一支蜡烛放在板的一端作为光源,幕帘挂在另一端。要求被试者找到4个射影彼此准确地重合在一起。这样做,被试者需要以它的比例大小找出唯一的只能放置在离光源20厘米的环上,以使邻接的大小圆环的距离和直径之间互相补偿。成功地完成课题需要理解距离和直径之间的倍增的关系。
整个实验阶段,实验者并不要求正确或错误的回答,而是关注着被试者用以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把言语行为、被试操作仪器的范围、标准指示以外的暗示次数和反应的长时停顿现象都加以记录。成绩分为4等,从具体到完全形式,分别打1、2、3、4分。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在实验室里所表现出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例如,对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表现出3种不同推理水平(P<0.001,差异很显著);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验中表现出男、女的推理水平的差异(P<0.01,差异显著),表现出年龄的差异(P<0.001,差异很显著)。13~15岁的中学生,他们已基本上掌握了解决实验课题的推理方法,但他们这种能力是不高的,遇到难题就中断推理过程,以上3个课题的完整解决,一般要到17岁,这说明完整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高中时期获得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