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发朋友圈的经典说说: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不是为了保存光

2.在抽签中前三三与后三三什么意思

3.与龙相关的生活习俗 民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对联、带龙...

4.关于2021的情话说说:你每一段恋爱都很认真,很投入,所以就会给伤

5.各位认为沈从文的《三三》是一篇佳作吗,佳在哪里?

6.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究竟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

三三是指什么生肖_三三何时照我还打一生肖是什么寓意啊

1.有关风景的诗句 并加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2.关于描写美景的诗句和句子

1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廋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4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 邑人 郑兰枝: 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6 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3.关于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和句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关于美景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空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白居易《早冬》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两岸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沙堤。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赞同1| 评论

5.关于自然景物的诗句和赏析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关于景色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望敬亭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风雪夜归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清?梁章钜)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北宋?苏轼《春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金缕衣《杜秋娘》) 无可。

7.关于风景的古诗加点评

渭川田家①

王维

斜阳照墟落②,穷巷③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④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⑤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⑥。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渭川田家① 王维 斜阳照墟落②,穷巷③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④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⑤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⑥。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忆江南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⑶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⑷。能不忆⑸江南?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8.关于美景的诗句

一共两篇文章,第一篇或许有点长,你可以取其中有用的部分. 街边的风景 我是一个喜欢在清晨上街行走的女子,喜欢城市苏醒时的静谧和安详。

清晨,鸟儿在树顶上唧唧喳喳地歌唱,露珠在低矮的灌木丛中闪亮。马路上的车辆稀稀疏疏,晨练的人们披着朝阳的光辉。

这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芬芳,显示出朝气活力。 我喜欢看街边的风景,亦或自己也是这晨的风景之一吧,可自己总是不觉得的,眼里边全是人家的景。

(一)街角拉二胡的老人 一座工厂宿舍大院的小门头伸出宿舍楼1米多,门头的墙与紧挨街边的楼房之间,就有了一个小犄角。 小犄角里,停一辆整洁的小三轮车,三轮车上摆了些修自行车的家什:气筒、车胎、小工具箱之类;三轮车前,小木凳上坐了一位衣着整洁的老人,每天的早晨没什么生意的时候,他总在咿咿呀呀地拉着一把二胡。

曾经痴迷于吉他的低沉婉转,也喜欢萨克斯的悠扬雄浑。老人在清晨街角的二胡琴声,娓娓流连在我耳内的却是岁月的缕缕沧桑。

这位热爱音乐的老人,是在用琴声来追忆那如水消逝的从前吗? 老人常拉的曲子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

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

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这位老人为什么也拉这样悲哀的曲子?日复一日,老人的心如何承此重压?他的身世里是不是也有瞎子阿炳那样深重的痛苦吗? 整洁的衣服是老式样的的卡中山装,头发虽然花白,脸色却泛着健康的光泽。

我想,但愿老人不是因家境不好才来街边摆摊修自行车吧? 是怎样的从前,在这阴郁的晨曦中,凄厉地吟唱!在一个心情郁闷的早晨,我禁不住驻足不前,热泪盈眶,脸上的肌肤在清晨的寒风中,也觉着有一阵颤栗在缓缓地爬。 老人抬头望了望我,每天早上从他身边经过的我,应该也是他看惯了的吧? 他把一只脚放下,二胡声重起过门,再拉出的却是极优美的旋律——江南名曲《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夸……” 原来,《二泉映月》也可以用来自娱的吗?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在轻快的琴声中逃也似地走开了。 “我有心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婉转的二胡声,仍追在我的身后许久。

(二)凉亭里吹笛子的乞丐 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街边休闲广场的凉亭里,不知从哪天起,多了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脏污的长发,脏污的外衣,脏污的赤膊,脏污的短裤,一切乞丐的特色他都具备。

不同的是他能吹笛,一管干净的竹笛,在清晨总放在他肮脏的嘴边,冲破薄雾,清远地吹响。 凉亭外,三三两两的穿白着红的晨练老人,舞剑,做操,手提录音机里播放着节奏明快的歌曲。

乞丐闭了眼自顾自的吹笛,吹的曲目分明是缠绵的《梁祝》。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中年的乞丐,为什么要天天吹奏这凄凉到极致的曲子呢? 因为他的存在,我远离了凉亭行走,但《梁祝》是我极爱听的曲子,而且他吹奏得十分精妙,饱蕴了忧伤的情感。

老人们轻松的音乐总掩盖不了他的竹笛声,缠绵的《梁祝》笛声像点点滴滴滚动的露珠,细细凉凉地从我的双耳内进入,清清冷冷地缭绕在我的心底,把凄凄惨惨戚戚灌满我的思绪。这折磨人的音乐啊,这莫名的乞丐! 一个大风的早晨,使我与那位乞丐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一只蝴蝶,躺在了我行进的路上,牵住了我匆忙的脚步。一只苍老的大蝴蝶,曾经的色彩斑斓如今却似黄叶般枯萎。

年华老去的蝴蝶哦,狂风把它吹跌在土地上,再也不能飞起,徒劳地扇动着无力的双翅。 阴霾密布的天空,晚春的早晨这样地阴郁,行人与晨练的人们寥寥无几,他们离这里也太远,没有人能帮助我,只有乞丐离我近一些。

我知道应该把老蝴蝶拾起,放到草丛或是树枝上,避免它被人践踏的命运,可我是个不敢用手去捉任何昆云和小动物的小女子啊,请谁来为我解困呢?只有这还在闭目吹着《梁祝》的乞丐。 “哎,你,你,请你过来。

帮个忙,好吗?”我高声地叫。 终于,他明白了我是在叫他,放下竹笛,迟缓地起身,犹犹豫豫地向我走过来。

就在这时,从街边的楼房里,一阵风似地走出了一位胖胖的老妇人。她快步的超越我,穿了皮鞋的脚,没有任何顾忌地踩在老蝴蝶的身体上,甚至还故意的用鞋底重重地旋转了一下。

“啊!”一声惨痛的呼叫从我的心底迸叫起来。 “我以为是片大黄叶子呢。”

胖妇人望着我一双冒火的眼睛,停下脚解释。 既然知道是踩了东西,干吗下脚那么重?难道落叶就可以随意践踏吗?我不忍心再看老蝴蝶的残片。

呆呆地站在一旁的乞丐,双眼里渐次泛。

适合发朋友圈的经典说说: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不是为了保存光

我们即将迎来农历牛年。

牛,中国人熟悉的动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外国人可能不了解中国人的这个属,我们很多人也没有仔细研究过:你是黄牛还是水牛?当一个人吃饱时,这不是一个盲目的问题,但在生物学上,哺乳动物的氧化科下有两个属,33,354头牛和水牛。他们完全是两种动物,连“通婚”都做不到。

在河北承德市双桥区俊峰剪纸坊,剪纸艺术家石俊峰创作以除夕、春节、生肖牛为主题的剪纸作品(2021年1月29日摄)。新华社发(刘摄)

类似的情况也反映在羊的生肖上:你是绵羊还是山羊?

另一方面,无论是黄牛还是水牛,中国人都觉得很亲切,很亲近。一般来说,北方黄牛多,南方水牛多;蒙古、新疆牧区黄牛多,西藏牧区牦牛多。牛,最大的驯化物种之一,只能与马和骆驼相提并论。但自古以来,牛就被驯化,分布比马和骆驼更广。

虽然强壮,但牛的性情一般比较温和,这也是大型食草动物的共性。虽然他的性情一般比较温和,但一旦脾气暴躁,“顶牛”,就会很可怕,很吓人。这种丰富的个性让牛看起来更加真实可爱。

牛被广泛用于农业、肉类和牛奶。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就是“满满的宝藏”。在很多农民心中,它就像一个勤劳值得信赖的家人。很多神话传说也是基于这种“牛说”,比如牛郎织女故事里的老牛。

刘源告诉你妞妞为什么这么可爱。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与牛有关的诗歌。石兄首先要介绍的是《牛赋》,作者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

如果你认识奶牛?牛是一种东西,它有一个巨大的头。耳朵托着角,皮毛又薄又厚。然而,牟鸣、黄忠却是一肚子苦水。与陇西冲突,直到100阿木日。挺直腰板,种草小米。自收自支,带着箱子走。入官仓不合胃口。又富又饿,却一无是处。泥巴起皱,经常出现在草丛中。人不以为耻,世态炎凉。皮肤对你好,肩膀对你不好。或者拄紧拐杖,或者实际上吸一颗豆子,这样你就可以看着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

这首赋体骈文是柳宗元贬谪柳州(今广西柳州)后写的,感觉当地人杀牛。他劝告当地人:

你了解牛吗?这种动物,牛,身材魁梧,头巨大,耳朵下垂,抱角,皮毛薄皮厚。克里斯提尼的牛叫声低沉而沉重,就像黄的鲁。它每天在烈日下翻耕100亩土地;在田里来回拉犁和耙,这是获得秧苗、水稻和小麦的唯一方法。它耕种收获粮食,它扛箱子,拉大车,把粮食送进粮仓,却一口也没吃。无论在富裕还是贫穷的家庭,无论吃饱还是饿,它都在努力。你们这些不知悲悯与感恩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杀了牛,从头到脚的皮角都派上了用场。有人把牛穿在鼻子上,用作供品.唉,无论如何,没有任何其他动物能比得上牛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应该说这是一篇很温暖的,教科书级别的说明文。感觉柳宗元差点脱口而出“妞妞这么可爱,怎么能杀妞妞呢?”

其实在古代,由于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慎杀牛,禁止杀牛是主流思想。“国之大事,在于拜与窘。”在早期的商周和先秦时期,人们只有在祭祀和远征等重大场合才会杀牛作为祭品。在诸侯联盟中,他们会宰杀牛、马等动物来“为联盟流血”,得到“牛耳”者为盟主。

“日子快到了,羊和牛都下来了”

中国牧歌

因为牛是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因为牛是最接近人类的家畜之一,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牛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丈夫在远处

一个在役的绅士,不知其期。什么事?

小鸡住在窝里。天晚了,牛羊都下来了。

丈夫在远处服役,教我怎么想他?

君子在役,无日无月。有什么不好?

鸡住在街。黄昏将至,牛羊被圈起。

君子在役,若无饥?

如果有田园诗,那才是真正的田园诗,一幅中国古代田园生活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田园不是真空的,它也包含着悲伤和向往。这首诗描绘了我丈夫为国而战,妻子独自守家的场景。

“君子在役,而不知时。”“君子在役,而不死。”我丈夫在外面打仗,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家。请回想一下你家的场景。“小鸡住在窝里。黄昏时分,公鸡和母鸡都回到鸡笼里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在外面养了一天的牛羊,慢慢走下长满芳草的斜坡,它们的身影笼罩在夕阳下,形成了活动的剪影。”一位先生在服务,但他饿了?“老公,你一个人在外面是不是又饿又渴?

"夜幕降临,牛羊下山了。"牛羊就像是不会说话的家人,温顺的眼神是温暖的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样优美的句子流传了很久,被后世很多诗人借鉴。唐代杜甫在三峡夔州做客时写过一首歌《日暮》:

牛羊早已从田间归来,家家闭户。

微风是一个迷人的夜晚,但美丽的山不是自己的家。

泉水从石壁流下,秋夜的露珠凝结在草根上。

灰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映照下,为什么巴特勒米溅起了什么喜讯的火花。

生活在异国他乡,黄昏时分,看到牛羊下来,不禁想起《诗经》里的诗句,不禁怀念起故乡。

在古代,牛羊不仅是家的精神寄托,也是家庭重要的物质财富。

没有羊

谁说你没有羊?三维集团谁说没有牛?九十。

当羊思考时,它的角会发出嗡嗡声。一想到自己耳朵就湿了。

或倒地,或池水饮,或沉睡或腐化。

你想想,你会为此感到羞耻,或者你会为此感到羞耻。

三维的东西,一个动物就有。

牧以思,以薪以蒸,以女以男。

>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_维_矣。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_维_矣,室家溱溱。

这首诗的口吻,比较诙谐幽默。好像一位大财主在用“凡尔赛体”抱怨:“唉,我家里真的没啥,没多少羊,也没多少牛?”结果,马上被人反问嘲讽:“谁说你没有羊啊?三百头一群呢。谁说你没有牛啊?整整有九十头黄牛呢。你看羊圈里的羊,羊角都攒在一起啦!你看牛栏里的牛,摇动着耳朵在反刍呢?”

不仅诙谐幽默,而且观察细致入微:“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湿湿”不是潮湿的意思,而是耳朵摇动的样子。牛是反刍动物,进食很快、食量很大,然后再细细反刍。反刍的时候,神态颇为闲适,摇晃着耳朵。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_。三十维物,尔牲则具。”你的那些牛羊啊,有的在丘陵山岗上吃草,有的在小河边饮水,有的卧着,有的走动。你的那些牧人啊,有的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有的背着干粮。这么多牛羊,一定是足够用来祭祀的啦!

全诗四段,虽然比较长,虽然有不少生僻字,但是相隔数千年,我们还是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透过牧童诗,看见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说到牛,我们就会不由得想到与它不可分离的一类人——牧童。大家想过没有,作为一种庞然大物,中国人居然放心让小孩子来放牧它,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牛是一种本性善良、令人放心的动物。

在中国古诗中,牧童诗词真是不计其数,而且很多都妙趣横生:

牧童词

唐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村庄四周,绿树繁茂,庄稼旺盛。山坡上的乌鸦、鹭鸟,飞到牛背上,点点啄啄。在老牛看来,这也许就是挠痒痒、捉虱子,不足为道;而在牧童看来,这些鸟儿也真是烦人,需要不停地驱赶,没法尽兴地在田野上撒个野啦。

山坡上的草儿真多呀,各家的牛儿三三两两。雪白的小牛犊,来到河边芦草丛,哞哞鸣叫。

牧童撷芦秆,做成芦哨,悠悠地吹了起来。河堤对岸,传来同样悠扬的笛声,原来是隔壁村的阿牛。笛声间歇,响起清脆的牛鞭声,牧童们玩耍之余,还是相当敬业的。

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两只飞鸟在水牛头上休息、觅食(2020年8月2日摄)。新华社发(蒙钟德摄)

牛儿“开会”,难免磕磕碰碰,顶角斗牛。牧童又挥起了鞭子:“牛儿呀莫要斗!当心官家来了,把你们的牛角都给锯了,拿去做号角,拿去做弓胶。”用官家来吓唬人,这也许是大人教给孩子们的吧?

牧童词

唐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春到大地,放牛娃,朝朝暮暮去放牛。春雨沙沙,穿蓑戴笠。卧吹芦管,绿草茵茵。猛然间,牧童爬上牛背,直立其上,腰间插满刚刚拔下的芦苇秆,修长、翠绿,头儿尖尖,仿佛一支支利箭。“大老虎,我不怕,敢来我就射杀它!”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如此!

牧牛儿

宋 陆游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

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乡间,陆游创作了大量充满田园趣味的诗歌,其中就有《牧牛儿》。诗歌浅显易懂,如同儿歌。“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这些,都是中国牧童的“传统艺能”,踩在牛背上,牛儿走、我也走。牛儿入水,牧儿不怕,牛儿仿佛与牧童有默契,始终有一块牛背露出在水面上,如同一艘小船。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嘴村的农民在田间“犁春牛”(2021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邱海鹰摄)

细心的人会发现,以上几首牧童诗的情景,都发生在水滨湿地,所牧的牛儿,无疑是南方的水牛,也就是“吴牛”。那么,有放牧黄牛的诗篇吗?当然有!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样的直立牛背,一样的顽皮童真,一样的无比默契,一样的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相关问答:欲钱买心慈面善打一生肖 一马当先兔称王打一生肖 三教九流江湖事打一生肖欲钱买心慈面善打一生肖

在抽签中前三三与后三三什么意思

1.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2.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3.失败往往是人生的修行,因为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4.我坐在那儿发慌:回忆像甜苦的烈酒,使他两眼发光,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我们该谈下去谈下去,彻夜谈下去不要停。

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6.车子骑到海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样温柔,但是你看见,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滩。

7.很多人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8.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 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个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9.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10.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11.你的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

12.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急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他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13.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14.我看见早晨浅浅的阳光里,一个老婆婆弓着腰走下石阶,上百层的宽阔石阶气派万千,像山一样高,她的身影柔弱如稻草。

15.我看见一只花猫斜躺在一截颓唐废弃的断墙下,牵牛花开出一片浓青艳紫缤纷,花猫无所谓地伸了伸懒腰。

16.人们常说海枯石烂,后来才知道,原来海很容易枯,石头也很容易烂,所谓永恒,并不存在。

17.你和风景交流的时间长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18.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它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19.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20.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的表征,后来才知道,原来海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萤火虫在夜晚发光的优美句子四十条

萤火虫在夜晚发光的优美句子(篇一)

1.窗冷孤萤人,宵长一雁过。

2.你以为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幺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3.于是当我看到一只萤火虫很神奇的飞在我们宿舍在我的蚊帐上方,我想起那时我第一次看到萤火虫,在张家界,你用瓶子装下来给我。

4.虽然,从萤的外表来看,它似乎是一个纯洁善良而可爱的小动物,但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

5.萤火虫只会傻傻的等,等待一份命中注定的爱情,它会默默地守候那一份可以用生命去交换的真爱,我好想念你出处:舞女纯情

6.院子里抓到的萤火虫。在阳台放生,它闪着漂亮的荧光向远处飞去。祝你好运!

7.别看萤火虫弱小,可它们还是很愿意为懂得和喜爱自己的人们发光发亮的,并且毫不吝啬。

8.一声肝肠断,曲终人散亡。唢呐吹一响,百鸟圣为王。感谢吴天明先生对中国**的贡献,传承。夏天在地面用扇子乘凉,小孩子跟猫同睡。荡秋千,抓萤火虫,小狗给主人驮粮食。能勾起很多人的童年。高超的传统技艺固然比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社会在发展嘛,但就可惜那份情怀。

9.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

10.碧焰疏篁,斜飞秋水,轻点莲香。忽影风檐,半明苔壁,又入绳床。夜深露冷清光,度残月、乱点苍茫。罗幌眠云,松窗幽磬,心地空凉。

11.大地像一块巨大的黑布,四处飞的流萤闪着银光,像镶在布上的银线。

12.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13.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14.∶我想用萤火虫来点亮青春路上的用力呼吸享自由

15.夏天的晚风和树林、草丛中的萤火虫。今晚有很多小故事想告诉你。

16.林塘荒湿地,向夕已飞萤。月没蛩吟砌,露凉人在庭。随风疑落烬,过水乱疏星。学子灯前寝,谁将尔照经。

17.夏天的夜晚,你可能会发现一只只萤火虫带着黄绿色的闪光飞来飞去,犹如一盏盏天然小灯笼。萤火虫,那是夏夜里的精灵,是不少人小时候的记忆。扑闪扑闪的萤火,仿佛天上的星星散落人间,在草丛中摇曳身姿,散发着温柔的萤光,如同置身于浩瀚。

18.竟然梦到了多年前那个偶遇萤火虫的夜晚,你有点喝多了,我说他们好可爱啊,你非要捉一只给我,你各种奔跳,我静静的看着你,多想吻你。

19.雨后桐阴清似沐。苔色盈阶,淡月明于玉。此际流萤飞簌簌。穿廊黏砌纷空曲。才堕花梢还入竹。欲下仍高,偏旁池边屋。巧入风帘轻扑扑。幽光凉映须眉绿。

20.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萤火虫在夜晚发光的优美句子(篇二)

21.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

22.荣誉就像萤火虫,远看闪闪发光,近看既不发热,也不怎么亮。

23.树上满是树叶时,这萤火虫便会以叶为翅,带着希望、喜悦,不知疲倦的舞动着,若隐若现。他们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捉迷藏,那树叶便像挡身屏了。此景煞是可爱、美妙、令人回味。

24.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25.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著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

26.回忆起乡村里度过的童年,家门前,躺在藤椅上,吃着西瓜,三两只萤火虫,偶尔有蚊,妈妈拿着蒲扇替我赶走~

27.流萤飞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习去。

28.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29.夏夜,一切都显得朦胧、幽暗,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清馥馥的.在豆棚瓜架,林下水边,在篱前的丛草里,流萤飞起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

30.哇!我刚刚亲眼看见一只萤火虫!屁股后边绿绿亮!像提着小灯笼!

31.萤火虫,是黑暗中的微小光亮,在伊能静的歌声里飞翔,充满乐感,起舞清影,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我的心我的心慢慢追,萤火虫如夜幕中的天使,引导回家的路.

32.萤火虫在夜色中游动,像在寻找白天遗失的梦。

33.即便是我们不曾与它相识,不曾见过它在黑夜中从草丛上飞过,不曾见过它从圆月上落下来。

34.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小小的萤火虫在诗人眼中是多么的光彩夺目,光鲜亮丽。

35.在夜间,萤火虫趴在在树上,像挂着的一个个小灯笼。

36.萤火虫,轻轻悠悠像飘着一盏蓝色的小灯。

37.满满的童年的气息……紫云英、萤火虫、金龟子、还有追逐着的我们、小温暖。

38.秋萤飞过石榴枝,看流萤闪烁,愿永远朝气蓬勃!

39.萤火虫像无数个小灯笼聚集在一起,不时摆出各种形状。

40.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时就像陨落的星星那样光芒四射,而当它们拂树而过时,又仿佛是树中绽放的花朵。

关于萤火虫的唯美说说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些人。就像萤火虫无法理解月光,蜉蝣无法理解第二天的清晨。

关于萤火虫的唯美说说

一、想你啊我在想这个月这么多的雨是不是你也在想我啊那天半夜似乎看到了一只萤火虫我也在想是不是你偷偷来看我了我以前不迷信的但我愿意相信了我真的好想你能抱抱我啊。

二、生活很平淡又很温柔每天上课下课回宿舍偶尔和舍友聊天抖机灵可以笑很久闲的时候约酒友们去吃宵夜嘻嘻哈哈宿舍里新增的绿植图书馆偶遇的漂亮小哥哥都是一些惊喜偶尔一个人带着耳机散散步跑跑校园花园里的萤火虫真的很漂亮突然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三、深夜提着玻璃灯,里面飞着萤火虫。长街寂寂穿门过,在酣睡人的床头,捉一只轻盈的或是沉重的梦,丢进透明的瓶子里。

四、我娃说\妈妈你看这是会发光的萤火虫你知道吗?

五、怀托摩萤火虫洞,位于新西兰北岛的怀卡托区域,是萤火虫栖息的地下洞穴。

六、你说那人出现时,会带你看万家灯火满天的星和稻田里的萤火虫。

七、清明小期,一直在家里憋屈的难受,终于可以出去放松一下自己,虽然腿要断了,但还是开心,放风筝,天马岛,大峡谷,萤火虫洞,没义气的我自己坐着缆车跑了,留着这俩货自己走,在萤火虫洞许了个愿,愿梦想成真。

八、清明回老家第一次见这么热情的萤火虫,这是我最的一次,被虫认可我的好,最后我把它给放了。

九、可爱的萤火虫~虽然被淋成了落汤鸡,还是很值得观赏的。

十、雪漠:爱是一种光。我总想分享那光,照亮有缘者。光小时,我就当萤火虫,光大时,我就当火把。只要有光,就有希望。等我成火把时,就会点燃另一个火把,或点燃一堆篝火,那便是我的一本本书,或是一个个跟我做事的朋友。

十一、原始的简单的快乐才是最快乐,森林里围着篝火跳舞的猩猩,隐于叶底的合唱的黄鹂们(夜空是她们的听众),在流星之下蹿飞的萤火虫,哪个不比玩手机的我快乐?我好难过,什么时候都很难过。

十二、今天去看了萤火虫。真的好美啊。进到树林里,在黑漆漆的一片里很多萤火虫在飞舞。好像在看满天的繁星。好美,就如做梦一般。在美梦里漫走了1个小时,在走出树林看到远处的光亮时仿佛梦醒了。好生回味。

十三、满满的童年的气息紫云英、萤火虫、金龟子、还有追逐着的我们、小温暖。

十四、今天我真的很生气,想起你之前的种种行径更是怒不可遏,跟朋友们吃炸馒头的时候把你骂得狗血淋头不行不行,我得打个电话跟你聊聊了。电话接通,话在肚子里打了几个扭扭,我说,没事,今天和小武老何去江边抓了萤火虫,语文书诚不欺我,真的好亮啊!嗯没别的事,我还好

十五、捕几束萤火虫的光,铺一张舒适的床,几许晚霞的美,编织你温暖的梦,挂漫天闪亮的星辉,留一句晚安陪你入睡

十六、感觉就像是小时候抓萤火虫,扑向它并攥紧手心生怕它从指缝溜走。结果松开紧握了好久的拳头发现它根本不存在,手心抓住的是错觉,它从未属于你。

十七、罗兰巴特说过,埃菲尔铁塔高高耸立,人们的眼光无法回避。它是巴黎的地标,也是一种代码符号。它在风雨里聚集雷电,而夏夜的塔顶灯光则仿佛成了萤火虫。它在旅游中被看,但也在高处俯瞰。它是理性的纪念物,而同时却又是认同、标识、仪典、欢乐、消费,以及给不断变化中的巴黎以意义。

十八、夏天的晚风和树林、草丛中的萤火虫。今晚有很多小故事想告诉你。

十九、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早安!

二十、有时候你以为遇到的是灯塔,其实不过是一只乱飞的萤火虫。不是谁都有好运气,不是谁都能不孤独,时至今日,仍在为孤身一人而难过。

二十一、准备睡的时候发现蚊帐上一个亮点,惊呼:萤火虫!在蚊帐上爬了一会儿之后它就飞起来了,落在室友的桌子上,然后室友拿了个玻璃瓶把它装起来了(尾部那两条白色的东西是光源)。拍了照片之后室友拿着玻璃瓶准备放生,结果在阳台抖了好几下也没把它抖出来,就敞口放在阳台上了。我问:你瓶子是竖着放的吗,它会不会飞不出来。她说:怎么可能,它会那么傻。我没说话了,我觉得小动物都挺傻的,真担心它自己飞不出来。。希望明天早上去看的时候它已经飞走了。

二十二、我会回到边陲的小镇上,每天牵着狗,踏着安静的石子路,迎着微风与花香,去看看夕阳的余晖,和萤火虫一起,伴着月光回家。

二十三、是萤火虫在唱着梦想之歌:耳畔想起了萤火虫的叫声接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也是发现自己咬着牙就走了很长的路。原来是那一只只萤火虫、灰暗的星空下有点点亮光在眼前闪耀、有时!

二十四、突然想起去年去拍萤火虫的时候闯哥还在,今年就没人陪我去灵谷了周末也没人和我爬紫金山了哎一边成长一边告别。

二十五、萤火虫灯灯拥有着发光的超能力,是微观世界中最耀眼的明星。当灯灯陶醉在被捧为偶像的时候,一个昆虫大小的外星人从天而降,高超的科技让灯灯黯然失色。为了寻找世上最亮的光明,灯灯被独叫兽等人蛊惑,却不幸落入了苍狼大王的圈套。

二十六、我似乎看到顾小五,他正策马朝我奔来,我知道他并没有死,只是去给我捉了一百只萤火虫。

二十七、美人鱼岛和马奴干岛两天的浮潜,喂小鱼抓小鱼,三十分钟摩托艇,红树林看萤火虫,玩得不亦乐乎,在海里好放松好享受,难得的旅行就像一次充电,给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一个动力。

二十八、地处富良野郊外,有着非人工雕刻的自然景观。此处沼泽的涌水,透明度极高。一边听着鸟儿唱歌,一边欣赏大自然赏与的宁静和安详,感受着生命的美好。春天,可以看到观音莲和池涌金莲等植被,夏天有萤火虫,秋天还可以赏红叶。

二十九、蜜蜂忙了半天;摇头说,你还是去找萤火虫大夫进行电疗试试吧、,我的针灸治疗效果不显著。

三十、打个卡跑步的时候看到萤火虫了真浪漫在等12点跟我妹妹说生日快乐。

三十一、怀念那些年,春天满眼金黄的油菜花,漫天飞舞的柳絮,小桥边灌木里的天牛虫,小卖部里各种口味的冰镇水果冻,那些用柳条编的花环,晴朗夜空下的萤火虫,悠长期里节奏轻快的电视剧,夏日午后快乐地飞奔,还有和我一起欣赏风景的年少的你们。

三十二、萤火虫消失之后,那光的轨迹仍久久地印在我的脑迹。那微弱浅淡的光点,仿佛迷失方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

三十三、她的声音清澈悠扬,美得不胜悲凉,仿佛不知哪儿会传来回声似的。她的面庞浮现在窗玻璃上窗外的灯火,远远的一点寒光,在她眸子周围若明若暗的闪亮。她的星眸同灯火重叠的一刹那,眼珠便像美丽撩人的萤火虫,飞舞在向晚的波浪之间,她的脸庞叠现出寒山灯火的一刹那间,真是美得无可形容,心灵都为之震颤。

三十四、人生不是黑暗的,而是光明的。漆黑的夜晚,会有霓虹灯给你光亮;伸手不见五指的野外,会有星星和萤火虫给你光亮;夜晚在海上航行,会有灯塔指明方向;心中的阴霾,会有伙伴为你驱散。一时的黑暗是遮不住光明的照耀的。人生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每个人总会遇到无数陌生的,熟悉的人。我们的人生就像无数条线段,有些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遇;有些是相交线,只有一面之缘便分割两地;而有的线却是重叠的,他们陪你或你陪他们会走到人生的终点。

三十五、在遥远的宇宙黑暗中,星系像是发光的萤火虫,闪烁的蜡烛,篝火中碳化的余烬,或是轻柔发光的灯泡。

三十六、原来那只狐狸,一直没能等到它要等待的那位姑娘...忘川之水,在于忘情...这一百只萤火虫的爱,最终还是太过沉重...

三十七、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凌乱的头发,还有那瓶夺命大雪花,都深深的迷住了我。不过,虽然你是这样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规,不管怎么样,你要付清昨晚的过夜费阿!叫女人不用给钱吗!

三十八、失眠的每一个夜晚都要靠萤火虫睡眠。

三十九、在清明节,瀚哥借助回老家的机会写下了自己对于农村生活的思考,这是第二篇。每当回到了大都市的之后,还是会时不时想到家乡的农村生活,想到每天早上被大白鹅吵醒,晚上吃完晚饭大家在晒谷场上乘凉看星星,听着蛙鸣蝉噪,看着萤火虫点灯,那种岁月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永远都回不去的记忆,即使现在回到故乡,不仅找不到了当年的乡土气息,当年一起的人也都不在故乡了。

四十、萤火虫也太可爱了,散步看到,先后捉了两只,观察了一番又放生,太可爱太可爱了

四十一、从半藏门走到九段下,十点钟一到,映照着千鸟渊的粉色灯光熄灭了。人出长长的一阵叹息,像萤火虫一样忽然星散而去。回银座的小居酒屋吃烧鸟喝梅酒,最后还是一碗热腾腾的亲子饭拯救了我

四十二、绿岛夜游结束,看到了梅花鹿和成片的萤火虫。

四十三、我连着两天都看到萤火虫啦!是第一次看到萤火虫!跟着它们走能看到戴面具的少年吗嘻嘻

四十四、夕阳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因为那是拉下帷幕的一刻,是所有的一切休息的开始,也是萤火虫将要飞出来的时刻。夜幕下的点点星光在慢慢飞翔,后面跟着一群追逐梦想的孩子,多年之前,我也是那群孩子中的一员,多年之后,我只能从那群孩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四十五、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好久没看见有萤火虫的夜晚了,夏季萤火虫和短裤是标配哦~

四十六、以前的日记看不得,越看越想哭,以前日记里的人都不见了,不敢想不敢谈,满满的都是心酸泪。今天看了《萤火虫小巷》两部曲,在图书馆痛哭流涕,哭完一包纸巾,关于友情,我觉得我很失败,以前最好的朋友现在却是不敢去想起的人。书里凯蒂和塔莉的友情,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谈点什么,却发现我好像什么也没法谈,不配去谈。

四十七、这十年中,他的名字早已与自己相隔千里,他那么高高在尚,光芒四射,我若是现在他身旁,必定只是一个羸弱的萤火虫,被他的光芒掩埋。

四十八、晚上从广州塔散步回来时,朋友突然指着草丛说有萤火虫!然后我就真的看到了萤火虫,荧光绿色闪闪的一小只,不见之后又会发现另外一只。太神奇了吧,23年来第二次见萤火虫。

四十九、鱼塘家族一起过的母亲节!人生第一次见识到成群的萤火虫无敌浪漫+靓!

描写夏日萤火虫的句子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网上传播较多的类似句子还有哪些呢?为此,编辑为您收集整理的《描写夏日萤火虫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描写夏日萤火虫的句子篇一

1.夏夜,一切都显得朦胧、幽暗,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清馥馥的。……在豆棚瓜架,林下水边,在篱前的丛草里,流萤飞起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那美妙的形象和色彩,确实是迷人的。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队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清幽的曲子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含着节拍似的。

2.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3.萤火虫,在静谧的夜色里,在山谷丛林之中,若隐若现,在前方难以猜测距离的方位出现,仿佛触手可及,又仿佛昙花一现、不再可以寻觅,仿佛可以轻易捕捉到,又仿佛突然没有了光亮熄灯隐身了.

4.夜空中最亮的星…几十年没看过萤火虫,超棒,虽然没有大腕儿的曝光是拍不出来的,但我还是要用我的小七拍,要拍,要拍。

5.∶我想用萤火虫来点亮青春路上的用力呼吸享自由

6.流萤飞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习去。

7.萤火虫成群地在夜空中飞翔,像星的河流,灯的长阵。

8.老来不用映书帷,草上流光数点微。却忆江村无月夜,篮舆一路照人归。

9.寻幽栖暝,帘幕阴移,琴书光冷。梧叶飘时,茎花香里,一番清景。萧疏暗度深更。更照水、窥林不定。昨夜霜清,相逢谁在,扑花幽径。

10.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1.是一场森林精灵的婚礼,在童话里的`森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茂密的绿树上飞舞,周围的绿植和点缀的`野花,让人感觉身处森林深处。古老的橡树像精灵一样守护着新家庭的幸福和和谐。

12.萤火虫燃烧自己,是为了驱逐一点黑暗,证明微光有多大能量。

13.失眠的每一个夜晚都要靠萤火虫睡眠。

14.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15.振羽知无力,疏狂乱客扉。低空不碍暝,违候亦能飞。露湿流光净,宵行抱影微。可怜秋色里,相映亦晖晖。

16.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17.萤火虫长大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的闪光是为了什么?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萤小伙,我在这儿。”雄萤火虫得到信号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的相会为止。

18.一声肝肠断,曲终人散亡。唢呐吹一响,百鸟圣为王。感谢吴天明先生对中国**的贡献,传承。夏天在地面用扇子乘凉,小孩子跟猫同睡。荡秋千,抓萤火虫,小狗给主人驮粮食。能勾起很多人的童年。高超的传统技艺固然比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社会在发展嘛,但就可惜那份情怀。

19.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馀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20.秋萤飞过石榴枝,看流萤闪烁,愿永远朝气蓬勃!

描写夏日萤火虫的句子篇二

21.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小小的萤火虫在诗人眼中是多么的光彩夺目,光鲜亮丽。

22.荣誉就像萤火虫,远看闪闪发光,近看既不发热,也不怎么亮。

23.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霣,拂树若花生。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身倾。

24.流萤成群地在夜空中翔。像星的河流,灯的长阵。

25.树上满是树叶时,这萤火虫便会以叶为翅,带着希望、喜悦,不知疲倦的舞动着,若隐若现。他们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捉迷藏,那树叶便像挡身屏了。此景煞是可爱、美妙、令人回味。

26.萤火虫点了那把钻向梦境的火炬,不辞辛劳地拜访各个角落的孩子们。

27.萤火虫又是何其执着,它不甘默默无闻,亦不愿自暴自弃,虽然弱小,也要顽强的生存,努力地去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28.我会回到边陲的小镇上,每天牵着狗,踏着安静的石子路,迎着微风与花香,去看看夕阳的余晖,和萤火虫一起,伴着月光回家。?

29.盛夏已至,蝉鸣渐渐响起,天气也越来越热,又到了一个开始”躁动“的季节。在夏季最不能错过到事情之一,当然是看萤火虫。

30.秋窗馀照尽,入暗早萤来。忽聚还同色,恒然讵落灰。飞影黄金散,依帷缥帙开。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

31.捕几只萤火虫的光,铺一张舒适的床,几许晚霞的美,编织你温暖的梦,挂漫天闪亮的星辉,留一句晚安陪你入睡,亲爱的,晚安。

32.萤飞暗自照,水宿鸟相呼。萤火虫虽然弱小,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33.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

34.流萤闪烁在树梢,忽隐忽现,像树叶间藏着晶晶莹莹的蓝宝石,瑰丽神奇。

35.那空场上,像火星儿似的纷纷扬扬飞着的点点流萤,曾经引起我多少童心的好奇、欢乐和陶醉啊!

36.碧焰疏篁,斜飞秋水,轻点莲香。忽影风檐,半明苔壁,又入绳床。夜深露冷清光,度残月、乱点苍茫。罗幌眠云,松窗幽磬,心地空凉。

37.旧苑秋芜兴废警。怯小愁单,短梦何时醒。明月不来天又暝。竹边水面光无定。

38.窗冷孤萤人,宵长一雁过。

39.萤的身上长有两片颚,它们分别弯曲起来,再合拢到一起,就形成了一把钩子,一把尖利、细小,像一根毛发一样的钩子。

40.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与龙相关的生活习俗 民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对联、带龙...

前三三:

见三:(一)依文字理解而立见

(二)初见空寂灵知之显见 (三)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

行三:(一)依信行

(二)依法行 (三)依性行

位三:(一)识心分别位

(二)住心无念位 (三)虚明朗照位

后三三:

三通:(一)慧通

(二)法通

(三)性通

三用:(一)破转之用

(二)化机之用

(三)妙显之用

三德:(一)法身德

(二)般若德

(三)解脱德

前三三与后三三的问题,这是一个典故。就是文喜到五台山参拜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就和他对上话了。那么他就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教化区,但是不等于都是圣贤,一定有凡夫。他如果以为这里都是高僧大德,就会感到很失望。所以文喜就问:“请教大师,五台山有多少僧人?”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个老和尚其实就是文殊的化身,答覆了一首偈子:

“千峰顶上色如蓝,”千峰顶上就是高高山顶上,色如蓝就是平等一片当中。

“谁问文殊谁对谈。”谁在问文殊、谁在对谈呢?这就是暗中的机在里面,意思说你所对谈的就是文殊。

“欲知清凉多少众,”五台山的清凉寺有多少众?

“前三三与后三三。”这就是说前三三后三三这个典是从问“众”来的,从问“多少人”来的。

如果以体用来体现的话,比如说无量,体性是无量无边,用处也无量无边,就很难说明问题。因为毕竟是文殊的“众”,就是教化的“众”,那么教化的众它就有区别:一个是外,一个是内。外就是金刚窟以外的那些大众,还有金刚窟以内的圣位的,这个叫内众,内圣位。这就体现了前三三和后三三的无量差别。

前三三有很多很多,那么很多很多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古来一直没有人来解释这个问题。后三三到底是指哪些呢,也没有解释的,只是无量。我们现在就根据禅宗的一些修证过程来解释这个问题。

这里讲的“以证法身本位为前后之界”,什么叫前,什么叫后?从修道来讲,你没有证法身本位,就是修道之位,也叫证道之前;那么证法身本位之后呢,就起用,它是本位之后,所以叫后三三。

前三三的第一是“见三”。

因为修行的入门就是从“见”开始的,就是认识论。没有一个认识的,就没有开始,首先从认识开始。那么认识论当中有三方面。

第一是“依文字理解而立见”。他学了很多经教、理论,然后建立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文字道理之上的,由思维意识来把握的,在我们佛教里面叫立见阶段。我们遇到那些教授、学者,如果他推出的一种说法,是建立见地的、知见的,就知道他这是第一个阶段,他没有开悟的。为什么呢?他的内容都是建立知见的,他这个知见你一破掉它的时候,他会抵触你的。这叫立见阶段。

第二是“初见空寂灵知的显见”阶段,就是说他把分别心歇下来,把文字道理歇下来,不再建立分别知见,心中不存东西,这个时候有师父的引导和自己的参究,他忽然之间进入了空寂灵知的状态,就是觉性的最初步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但是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个见地。就是说,他非常的清楚明了,明明白白这就是觉性,这不是别的。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后来一旦明白,一旦会取它,这就叫见性了,就是初见佛性的阶段。这是第二种见,叫“显见”,不是立的,它不用建立,它就明明白白,就是这样,用就可以了,时时觉照,但是它还不能活泼,还不能照见一切,还不能通达一切的,正只是显现这个见地。

第三就是“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由这个空寂灵知的显见,时时刻刻不离无分别的见地,那么它又时时觉照了然,觉照在当下之中,就有一个了妄的过程。当妄想起来了,当烦恼升起来了,当执著来了,当境界来了,它就要觉照了妄。在了妄的过程当中,它又体验。因为了了一层,它有新的一层体会,是不断的殊胜、不断的体会的。而且很多的知见很多的说法很多的境界,在这里不断地了脱、不断地化解,就有一个了见的过程。而它的见其实在这个时候会升华为智慧,是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明朗,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智慧是哪里来的,就是一个了见、显现的一个过程。

这就是“见三”,这个“见三”包括很多很多人。这三个层次上,有很多人会出现。

这第二是“行三”。

就是以修行角度来讲。前面是见,见是佛教的认识论或者智慧论、见地论的一个过程,一种体现。行,就是说行持、用功。它又是一个范围,但它又是相融相摄的,不是分离的。

第一种行叫“依信行”。什么叫“依信行”?就是对佛、对祖师、对自己的师父非常的相信,师父讲什么听什么,或者师父的著作里面怎么讲的他就怎么做的,这种人叫“依信行”。他是依自己对师父这种信心崇拜来修行的,但是师父要改变了,他可能要转不过来,他会停留在那里。他不灵活,他没有自己的智慧。

第二是“依法行”。依法行就有自己的见地,有自己的修行方法,有自己修行过程当中的体验,有自己所呈现的境界,这叫“依法行”。依法行是不依赖师父的,师父怎么讲不要紧的,他已经把握了,把握了师父的精髓,超越了师父的形象的执著和文字的执著。他要超越出来,依法而行。他是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去体现自己的修行历程的,这是依法行。

第三是“依性行”。就是说他明心见性了,安住在本位上,时时刻刻地依性而显现,那么这个行就不是一种修为的过程了,它是体现的过程,这种行是最殊胜的行。但是虽然在这种行当中,不一定是圆满了,它还有染污性的。但它的立足点既不是“信”也不是“法”,它的本性以外没有信,本性以外没有法,它完全依本性而修行、而体现。这是第三“依性行”。

那么通过上面的“见”,又有具体的“行”,那么他就有“位”。人类社会,无论你是什么人,总有你的位置,修行人也同样有你的位置。

位置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识心分别位”。按照你的意识心去分别你的见地,分别你的生活,分别你的修行,分别你的师父和境界。你一直住在这种识心的分别阶段,那么这个位置是完全凡夫状态、完全执着状态、完全对立状态的一种识心分别位。

第二种叫“住心无念位”。他已经明心见性了,安住在觉性当中,他没有分别念,空灵觉照着,但是他没有起用,力量不大,他还需要涵养。这个位置就是圣人和凡夫之间,中间位。他快要进入圣人,但是还没有到;他已经有圣人的一点的成分,但是凡夫的成分可能更多,会影响着他,他要时时刻刻安住,不安住就会跑掉,就会受影响。这叫安住无念位。他一定要安住在这个无分别念当中,不然就会失照。

第三就是“虚明朗照位”。在这个觉性无分别的本位上(这个本位还不是证法身的本位),就是觉性上,要虚明朗照。照什么呢?照破妄想、烦恼、境界、根身、习气等等,以这个虚明的朗照来照破一切,而且照得从粗到细,从细到微细到极细,去照一切。这个照的过程当中,觉性的功用就会体现,凡夫的世界慢慢会消融,慢慢就证入圣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和前面那个对起来讲,就是“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和“虚明朗照”是一致的,与“依性行”也是一致的,这三方面的结合是证入圣位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没有做好,他始终是无法证道的。虽然你的见很殊胜,见得很彻底,也是无法证圣位的。

这是前三三。

接下来就是后三三。

后三三就是说,当你虚明朗照到一定的时候,一刹那之间就证入圣位,法身本位,就是“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境界,那么他就具有三种“通”。

第一是“三通”。

第一个通就是“慧通”。慧通就是像镜子照物一样,朗照,时时刻刻是透明的,透明当中能够显照,这叫慧通。自己的心念显现、境界显现,都能够明朗地照。这是一种慧通。慧通就相等于慧眼。

第二叫“法通”。法通呢,就是照透一切文字的、境界的、缘起的、根机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差别相。慧通是总相,就是说朗照的智慧很透明、很彻底,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这个朗照当中显现着,他不用再修。法通呢,就是对具体的事物、具体的缘起,对三藏十二部经也好,各宗各派,各种的哲学人生的道理,各种的根机各种的因缘、因果,都是照得很透,但是要个过程,这叫法通,法通位。

第三个叫“性通”。性通是什么呢?在我们的觉性光明当中,过去、现在、未来,宇宙的万法在这里面、在因缘当中显现。它自然通达显现,能够照了无碍。这个是很微妙的境界了,就像观音菩萨证到十方圆明之后,整个境界都显现,诸佛的境界、众生的境界在性通中显现。这个是很高的境界了,叫性通。

这三个通实在是超过六通的。六通的最后一个通才接近于慧通,就是漏尽通。漏尽通是指他没有烦恼,获得清静,但是它没有提到朗照。漏尽通之后才能显慧通的朗照,慧通的自性的朗照境界乃至通差别与圆通无碍,这个是叫三通。

第二是“三用”。

就是说你有这么三通,或者三通也不是说都圆满以后才达到三用的,它是交叉的、圆融的,就在这个法身本位上要起这三用。

第一,“破转之用”。以他的光明的加持力破众生的执著,就是说,一个执著的人到他面前,他自然会知道,马上就显示出来,他用一个方便来破你,或者来转你。“破”是用智慧,把你的执著破掉。“转”是用一个方便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你散乱心很严重,他叫你念佛,就是一种转化。如果你对世界很贪着,他给你一个极乐世界,给你另外一个东西,叫转。这叫破转之用,是第一步要达到的。

第二步,是“化机之用”。一个人有一种障碍,心理上有一种落处,或者说,他有某一种机缘,需要见到某一个师父,在某一个地方修行,他的将来的因缘怎么样,等等一切,呈现在他的觉性当中。那么他有他的加持力来化他的机,使他契入佛道,要告诉他,你见哪个师父比较好,在哪个地方修怎么样,或者说你现在身体上有什么障碍,你的心念上有什么障碍,是智慧的障呢,还是业障呢,烦恼障呢,报障呢,等等。或者你的“机”障碍在哪里,为什么不活,为什么不透彻,等等这一切,很多很多的,非常的复杂,他都能够照机而化,化解你的机的弱处。这叫化机之用。这是又微妙一层了,甚至这个化机不一定用语言、不一定用动作的,可以是无形的。

第三种叫“妙显之用”,妙现种种的神变境界,显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力用,像极乐世界,像密宗里面的坛城,像自性光明里面的种种的变化,这里面就是有无尽的作用,叫妙显境界。如果不能妙现呢,还不行。比如说你度一个亡灵,你就要在妙显当中显现你自己是阿弥陀佛,你化作莲花来接迎他,就是妙现。就是在觉性不动当中会化作很多的光明的作用来摄持众生、利乐众生,这叫妙显之用。

下面最后部分就是“三德”。

一是“法身德”。证到前面的时候就是法身德的体现。法身德是怎么样子呢?就是说在宇宙当中透明的一片,安住不动,非常的寂静,就是寂光,清静的寂光当中,它是一片的,就是禅宗常常讲“打成一片”。真正在一片当中不动摇的话,就是法身本位。它是一种透明的光,也可以叫“圆光”,无内无外的,没有生死、没有来去的这一片觉性的光明,透明的无相的光体,就是法身德。这是真实存在的,非常有力量的。一个人要融入法身的话,那么会得到全部的加持,烦恼执著都会化解掉。所以法身是根本。

由这个法身德再起第二种,叫“般若德”。般若德就是智慧朗照。这个就是他受用的妙用在里面。自受用主要是以法身德圆照觉体显现报身德的功德。这个般若德是圆明照了,具足五智、五光,自然地照了一切境界。般若德包括了前面三种通和三种用在里面,才能圆满般若德。般若德所成就的报身,有自受用、他受用的显现,它是功德无量的显现,还有报土,如极乐世界,像阿弥陀佛的报身的这个体现。

第三叫“解脱德”。解脱德是什么呢?就是一切众生能够见闻到他的名号、身像,听到他的说法,结过缘,自然会获得解脱。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好像我们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都会得到加持解脱,能够解脱一切众生烦恼执著,而且是自然的、不用作意的。佛与菩萨有这样的威力,不可思议的圣妙之用。所以说经里面常常讲,念药师佛、念阿弥陀佛等,这都是果上功德加持众生,而且众生念他相应的时候都获得解脱。而且佛经里面讲,一个见性的人,如果和某某佛有缘,自然在他的光明当中得解脱,得到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德。

这样,整个禅人的禅修过程就是所谓的前三三、后三三,包括一切位,也就是无量众。

关于2021的情话说说:你每一段恋爱都很认真,很投入,所以就会给伤

龙的文化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兽腿、鹰爪、马头、蛇腹、鹿角、虾眼、鱼鳞。有研究指,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龙成为了皇帝的代表。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影响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人生活中的龙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古代的类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传说中的龙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入深渊。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编辑本段龙王形象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四海龙王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

龙的河流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编辑本段龙帝与天帝

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掘铜矿,把开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著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在《史记.天官单点>,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呵!”龙女又是撒娇又是装哭,龙王总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了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灯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样了。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正巧,海滩土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小子,看到这条光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赚笔外快来用用?”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悲之心,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 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 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 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人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一直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善财蹦蹦跳跳来到龙女面前,笑着问道:“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 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说着就要叩拜。善财一把拉住了她:“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观音菩萨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锢它的水晶宫去了。 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

岑港白老龙

舟山岛西岸有个海湾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倾泻下来,犹如百尺白布悬挂在峭壁上,煞是壮观。年复一年,在岭脚边冲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龙潭”。 相传很久以前,潭里有一条白龙。每当乾旱之年,那白龙使吸来东海之水,化作甘霖喷降下来,使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白龙,都称他为“岑港白老龙”。 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龙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听一信了东海龙王的馋言,降下旨意,不许他再到东海吸水。白老龙只得忍气吞声回到龙潭。一路上,只见禾菽枯焦,遍地生姻,心中好不怆然。一行走之间,忽然耳边响起一阵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轻妇人浑身披麻,正跪在滚烫的沙滩上,面对着大海嚎哭。白老龙听了不免心酸,便上前问道:“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妇人抹泪一看,见是一位白须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正关切地看着自己,心里一暖,便哭诉起来。原来那妇人名叫青莲,从小死了爹娘,由兄嫂作主,嫁给一个孤身小子,夫妻十分恩爱。谁知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不到半年,就碰上这大旱季节。田里没指望了,丈夫便邀集乡亲们下海。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横祸,船被风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她一个年轻寡妇,无依无靠,好不凄苦。 白老龙听了非常同情,叹了口气说:“大嫂不要过份伤心,自古人死不能复生。若不嫌弃,我愿帮你捕三年鱼。” 青莲一怔,慌忙收泪道:“这……这如何使得!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你这样大年纪怎么受得起!” 白老龙捋着白须说:“大嫂尽管放心,老汉自有道理。” 青莲见他说得诚恳,心里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样,八成也是个落荒遭灾的。我何不积点阴德,将他收留下来。”于是说道:“我从小没爹没娘的,就让我认你作爹吧!”.说着就要叩头。 白老龙心里好不喜欢,忙伸手将她扶起,笑着说:“青儿不必多礼,老汉当之有愧了!” 当天夜里,白老龙借着星光叮叮当当动手修起船来。青莲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白老龙的嘱咐,做了满满一篮糯米块。第二天天亮,青莲提着篮子来到海边,左看右看,却找不见那条破船,心里正着急,忽听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见白老龙汗水淋漓地从一条崭新的船里爬出来,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经修好了,心里又高兴又感激,忙迎上去说:“爹爹辛苦啦!快吃饭吧!” 白老龙吃过糯米块,带了几名渔工,当天就出海了。渔船像箭一样驶离港湾,不一刻就来到东海大洋。白老龙吩咐渔工撒网,自己却枕着舱板“呼噜呼噜”打起瞌睡来。只见他一边打鼾,一边流汗,巨大的汗珠从他额上不断地涌出来,沾湿了舱面。渔工心里好不奇怪,却又不敢叫醒他。不一会,鼾声止了,又听他梦叹般地喊道:“快起网!快起网!”渔工闻声,慌忙赶到船沿拉起网来。 说也奇怪,几个人拉着偌大一顶渔网,却像扯着一条丝线那般轻巧。拉呀拉呀,拉出海面,竟是满满一网大黄鱼,条条金光闪亮,尾尾活蹦乱跳。渔工惊喜万分,忙把黄鱼倒进舱里。谁知倒啊倒啊,三个船舱都装满了,网里的鱼还不见倒完。渔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楞住了。 傍晚,渔船归航。青莲见捕了这许多大黄鱼,心里高兴极了!大伙听说这个白须白发老人的本事这么大,都纷纷赶来,求他作大伙的带头老大。白老龙捋着白须哈哈笑着,满口答应了。 从此,白老龙使领着大伙起早摸黑地捕起鱼来。每次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捕上来的鱼又大又肥,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转眼半年过去了。一天,白老龙又领着大伙出海去了。青莲在家准备好白老龙爱吃的糯米块,照例到海边去等船回来。等啊等啊,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还不见渔船归航。青莲又饿又累,就倚着礁石打起盹来…… 突然,她望见面容憔樵悴的义父匆匆走来,满怀悲愤地对她说:“青儿,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岭下来找,我的屋前挂着九丈六尺白布。”说罢飘然而去。” 青莲上前去拉,却扑了个空。顿时惊醒,才知是梦,心生疑惑。突然,只见海面上呼啸的狂风推着小山似的大浪铺天盖地涌来。这风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桩都吹跑了把最坚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连怔怔地望着汹涌的大海,想到自己丈夫的悲惨遭遇,立时脸孔发自,浑身发抖,对着茫茫海天失声痛哭起来。 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风平浪息,可是好心肠的白老龙却再也没回来。青莲想起梦里白老龙跟她说的话,就决定要到岑港岭下去寻找义父。她做了一篮白老龙爱吃的糯米块,告别了乡亲们上路了。 走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村又一村,终于来到岑港岭下,举目一看,只见四野茫茫,哪有一户人家?心里不免有点害怕。正在焦虑,猛见岭脚边有一个石潭,上面悬着百尺飞瀑,就像飘着一块白布。青莲赶紧放下篮子,取出糯米块往潭里丢。丢一块糯米块,叫一声爹。 丢了一阵,叫了一阵,潭中突然泛起一阵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对龙角来。青莲吓了一跳,却听潭中传出声音道:“青儿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青莲听了,伤心地哭道:“爹爹,你为啥变成这副样子?” 白老龙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条白老龙,想不到此番帮助百姓,又得罪了东海龙王,在玉帝面前参了一本,说我残害水族,扰乱龙宫,玉帝降罪下来,把我禁铜在这龙潭之中,不得自由。” 青莲闻言:心里气极啦!顿时揩乾眼泪,忿忿地叹道:“唉!为什勤劳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获罪呢?这样不公平的世间,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完,她把糯米块全倒进潭里,自己也跟着跳下去。青莲跳进龙潭,就变成一条青龙,跟着白老龙隐没在清清的潭水中。 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设立了两个会社:一个叫白龙会,一个叫青龙会。每隔三年一小会,十二年一大会。出会时,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造型美观的青、白二龙,穿村游乡,好不热闹。

蛮龙归正的神话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友谊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南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龙泉乡的传说

《创龙传》中提到,龙泉乡是在青海省某处地方,事实上青海省又有没有龙泉乡呢?前段已有说过,差不多每个省都有以「龙」命名的地方,而以龙泉为名的地方亦有好几个。那龙泉在什么地方?一般认为是现在浙江省的龙泉县,在唐朝以前,此地称为龙泉乡,唐朝开始在此建县。龙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龙泉宝剑」而来。据春秋时代越国的史书《越绝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楚王听说吴国有个干将,越国有个欧冶子,都是铸剑名家。于是派人用重金请两位名家为楚国铸几把铁剑。二人应聘之后,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铁矿精华,铸成三柄宝剑,一曰龙渊,一曰太阿,一曰工布。后来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龙渊剑便改称为龙泉剑。刚才说到的浙江省龙泉县,县城以南有一剑池湖,相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也称为龙渊,因此此地才称为龙泉。 但是还有几处地方也叫龙泉。浙江省除了刚才的龙泉县外,亦有一处龙泉在永嘉县。据《水经注》说,泉眼之中水纹成为蛟龙的形状,牲畜都不敢在这里饮水。河南省西平县也有个龙泉。古书上说此泉水可以砥砺刀剑,使刀锋坚利。江西有一龙泉场,南唐时曾立为龙泉县,现在叫遂州。贵州有一龙泉坪,明清时也称为龙泉县,后来改为凤泉县、凤岗县。那么,青海省有没有龙泉乡?在可考的数据中,没有。也许有小村小乡是这样叫也说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昆仑就不得而知了。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形象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神话《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ì)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ì)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应为)(bāxià) 老七睚眦(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图(jiāot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西游记》中的龙王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青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刚棒、黄金甲等宝物,而出场时间也寥寥可数;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白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各位认为沈从文的《三三》是一篇佳作吗,佳在哪里?

1、情深不寿,是说当你对一件感情投入的很深,随之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忧伤是最伤人身体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总是活的不是很长久。

2、失去你,才知道我比想象中的还要爱你。因为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所以舍不得再也不见……

3、当你对一段感情投入的很深,随之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忧伤是最伤人身体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感情一般难以维持太久。

4、你每一段恋爱都很认真,很投入,所以就会给伤的很深。

5、当进入一段感情时候,我都会全身心投入,不过有时候也会被伤的很深,所以有时候没必要太当真,跟随本心就好

6、明白有的事是不可能的按自己想法做(也是不被允许的),可感情已经投入的很深,是无法控制的。心里有痛,也无法和别人诉讼!

7、一段感情要全心投入会伤的很深 很痛 不在意那真的是爱情吗

8、我现在才明白工作中不要投入太多感情,因为最后会伤的很深[

9、怎么说呢? 我对感情投入是尽了全力,朋友问我下一个男朋友如果知道了我为之前的感情,尊严都快输完了。他会不会嫌弃呢?

10、任何东西只要太深都是一把利刃,就如同在上段感情中你如果投入的太多,被伤的很深,即使对方很好,你还会那么容易去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吗?

11、都说女孩子对感情会更投入一些,可是后来发现,男孩子用情也很深啊……甚至更加没有理智……

12、太容易说出口的爱,或许也只是给对方一个心安,可能没有很深的感情在。嗯,不要把自己所有感情都投入进去,就算有天分开,也能笑着面对。

13、每段关系,不见得投入很深的感情,但肯定是会有期待的。因此失败的时候,虽然不会很难过,但多少会很失望,觉得自己也许真的是不,没那个缘分碰到对的人。

14、你投入感情时都用情很深很真、可我不是第一个、他也不是最后一个、

15、当你对一段感情投入的很深,随之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忧伤是最伤人身体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感情一般难以维持太久。

一段话说说

1、做人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

2、别把你的女人不当回事,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男人过来,感激你不懂得她的好。

3、你以为永远也走不尽的长路,其实也许是一座有头有尾的短桥;而你以为过后即可拆掉的一座小桥,也许是一段你一生也走不尽的长路。

4、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是想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5、感情这东西,刚经历时凭直觉,涉事多了靠经验。回想我们的开始,我拼命的对你好,生怕做错什么让你不喜欢,以为你是我的全部,分手后才知道,这不是真爱,而仅是一种取悦,是我自己堵塞了走进你心里的通道。真正的爱情,是两种情绪的彼此融入,而并非互相的控制,你放弃自己,爱情抛弃你。

6、我把自己的心囚禁,我把青春都焚烧了,一无所获失无所失得不偿失。

7、回忆就像多余的解释,怎么解释都会有阴影

8、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都可以舍去,唯独你,我非要不可。

9、某年某月某日,我看了你一眼,并不深刻。某年某月某日,意外和你相识,无关心动。怎知日子一久,你就三三两两懒懒幽幽,停在我心上。

10、你除了我其他人都要,即使我再怎么对你好再怎么爱你,也抵不过你不爱我这一句。

11、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就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12、细雨落雨燕,微浪映天,湘江外打渔船,一片波澜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春秋,夏至未至花谢花飞香满天,风华正茂,志在四方奔西东,五月六月遥相约,徐徐夏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3、学知识不一定长本事,但是有本事必须要学知识。不要把改变命运的转折,放在一个偶然的巧合或机缘上,只有丰厚的知识积淀,才能迸发出强劲的精神力量,催生出曼妙的通幽风景。跟书本学,向实践学,与众生学,勤练飞翔本领,夯实冲天根基,你能学到了,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谁也抢不去。

14、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在感情里可以轻易放弃你的人,都是不爱你的。无论他表现出多少的不舍,表现出多少纠结和痛苦。只要是轻易的放弃了你,那这个人就一定不爱你。因为相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放弃。挫折、灾难、病痛、贫穷,都不能令你放弃爱情。陪伴与懂得,比爱情更加重要。不离不弃,才是真爱。

15、因为真的没办法忘记,所以才选择离开。一段话说说精选

16、蒲公英的漂泊是为了下一站的根生,在这条渐行渐远的道上,我们遇上了一些人,相见时难别易,奈何离别终究是人生的常规戏码,我们无法预测也无法扭转,因为那是我们的路,不走下去只能原地踏步。更何况,我们不会允许自己与原地踏步,最初的梦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怎就可以返航?执着,追求,信念,续写着我们的青春。

17、看到你为她写着个性签名我的内心一个劲的心痛。

18、其实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该为什么而活,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该为什么而活就会清楚地知道怎么去活,那么就不会有很多困惑和背叛自己内心的事情发生。

19、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在有些事中,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属于你的要积极地争取;在有些人前,不必一而再的容忍,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多点。

20、如果你不握紧拳头,你就不知道你力量到底有多大;如果你不咬紧牙关,你就不知道你的坚持到底有多狠;如果你不跺脚而起,你就不知道你的果决到底有多正确;如果你不瞪眼,你就不知道你的内心到底多强大。年轻,最强悍的竞争力只有两个字行动!

21、你对我微微一笑,一语不发,而我觉得我已为此等待许久。

22、我们总是对最亲近的家人视而不见,甚至还有许多抱怨,却对外人的一点小惠感激不已。

23、从看见她身姿的那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的震颤,口中如沙漠干得沙沙作响。

24、时光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落红也非无情物,化作春泥只为守护许下的承诺。

25、去年昨日此时,你我抛却一切,投身于无穷无尽的题海中。讲台上方,鲜红的横幅,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们,年少轻狂,总要为心中的梦想拼此一搏。一切结束的那一刻,我们笑了哭了,笑得开怀哭的坦然,奋斗过了,心中无悔足矣。失落必然会有,可时间不是可以倒带的录音机,命运不会给每个人完美,残缺的总是烙在心底的。然后,我们一同许下诺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6、我不能把自己打扮成任何样子,我只能是我自己。

27、亲爱的,想哭的时候,仰起头,不让眼泪落下,告诉自己:别傻了,没人在乎。

28、当你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爱着某个人的时候那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29、把他忘掉,象一朵忘掉的花,象一团火,它曾歌唱着放射金光,永远,永远,把他忘掉。

30、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一段话说说

31、离开,永远比相遇更容易,因为相遇是几亿人中一次的缘分,而离开只是两个人的结局。

32、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务实。人生得缺斯为美,任何经历都是礼物,只是有些礼物包装很粗糙,需要耐心打开甚至忍着苦痛欣赏。苦的时候,就不要白白受苦,总要苦出点存在的意义。再甜的生活也有愁苦,岁月把生活填上了不同的感受,有甜就会有苦,甜中也会含辛。

33、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让我们明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人生的进退,生活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也是一种结局。只是不同的心境,有着不同的结果,你笑天是蓝的,你哭天是阴的。学会生活,需要一个好的心态,走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境,心态有时决定着生活的成败。

34、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生了一种病,然后发现到处都是同病者,你丢失了一只狗,随后发现满街都是流浪狗,却都不是你丢的那一只。人的境遇是一种筛子,筛选了落到我们视野里的人和事,人一旦掉到一种境遇里,就会变成吸铁石,把铁屑都吸到身边来。韩松落

35、努力微笑,却扯痛了嘴角,再用力,又挤出了眼泪

36、人大抵都是这样懵懵懂懂爱慕一个人,就把那种感觉误以为爱,等到得到了又索然无趣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37、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你转身的一瞬,我萧条的一生,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生命的旅程虽短,却充斥着永恒的孤寂。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永恒的孤寂,而是明明看见温暖与生机,我却无能为力。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无能为力,而是当一切都触手可及,我却不愿伸出手去。

38、我们就是这样苍老的,从时光的一端辗转到时光的另一端,请别说再见,不需要再见

39、每次听到属于我们的歌,就会不由自主的打开相册,每张笑脸,每个瞬间,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回放,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是现在仍旧是多好。于是我们期待每一次的聚会,每一次的重逢,由着那份情谊在我们的心底越刻越深,曾经的青春年华,我们一起相约奋斗,未来的未知,我们依靠心的距离将彼此拉近,相信,我们永远在一起,相信,我们许下的永恒。

40、我们这一生,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任何人无法给予全部依赖,以为走不过去的路,跨过去后回头看看,也不过如此。

41、朋友可以变成恋人,而恋人却无法变成朋友。

42、你当我是个风筝,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带回家,别用一条看不见的情思拴着我,让我心伤。

43、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那么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了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44、桃花谢了春红,太过匆匆。超经典的一段话说说

45、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张相片总是泛黄,却依旧是最珍爱的那张。有一种情谊,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那是青春年华,彼此最为珍贵的。

46、无论花开花谢,缘都会在我们的心田留下痕迹,正如那首歌的传唱《相逢是首歌》。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也火火,心儿是永远的琴弦,坚定也执着歌词的魅力在于真实的生活感染力,朋友与缘同行在我们的人生路上。

47、放弃只要一句话,坚持却要一辈子。

48、不觉而然间,时间已经悄然蹁跹的从指尖流逝。奔走在青葱岁月的我们,经过了一场场洗礼,慢慢退却青涩懵懂的铅华,一步一步走向曾经向往的成熟。

49、不要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别人看 世界上多的不是医生 多的是撒盐的人。

50、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彼此的足迹越来越淡。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彼此的行程越来越远。彼此依稀地在风中留下一丝孤寂。企图传到对方的心间,因缘就如牵错了的线,把我们引上不同的地点。我们越走越远,直到有一年的一天,彼此又看到以前的起线。可是谁都奈何不了时间。

51、请不要错过我的婚礼因为你已经错过了我。

52、从不后悔遇见过谁,只是后悔,怎么成了现在这样的自己。

53、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54、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 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 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自我证明,找到你想要的尊严。

55、俗语云,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确,现在的我们已经散了,散在了四面八方。许是由着心中那份压不下的桀骜张狂,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家千里之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得不说月是个引人思家的致命诱惑。奈何多少个夜晚,在同一片星空下,月圆人不圆。于是,等待,期盼,于是,渐渐习惯。

56、其实,我一直都站在你身后,只是在你转身的时候我蹲下了身子,就一呼吸间的距离,你却看不到我。

57、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8、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59、当春天再来的时候,不必询问花期,当故事开始的时候,不必再询问结局。

60、我跟自己说好,要活得真实,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算全世界否定我,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我跟自己说好,要过的快乐,无需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我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61、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62、个人的时候,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掉下。

63、爱神和爱一个人有什么区别,爱神是选修课,爱一个人是必修课。

64、不要想太多,你的想象力会创造出一个一开始并不存在的问题。

65、我的青春是一个长梦该有多好,愿我的灵魂长梦不醒,一直到,那水恒之光芒送来黎明的曙光。

66、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别和他人争吵,别和自己争吵,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常满足。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苦闷的是他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幸福靠随缘。

67、如果有足够长远的深渊,可以将生的每一刻耗尽在坠落的惊心动魄里,那么我一定跳下去,一定。

68、女孩抬头看天空的时候,并不是在寻找什么,而是她不想如此寂寞。

69、如果我们是花,长在同一棵树上,只是在不同季节盛开,会散发出一样的香气吗?

70、爱一个不爱你的人就像抱着一盆仙人掌扎的自己遍体鳞伤。

一段很感动的话_情话大全

一、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二、如果有一天,时间告诉我们爱情已经死亡,我也会欣然地接受,因为我知道我对爱的义无反顾,那一种纯粹,放弃自我,是我对爱最大的能量。所以如果有一天必须结束,我也会感激,我曾尽心尽力地去爱过。---伊能静《爱的练习本》

三、活着的核心是健康快乐,健康是身和心的叠加,心健才能身健,身健必须心健。

四、我喜欢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现在,我要离开,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五、不管世界多么拥挤,都要让心自由跳动。因为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存于心,贮于忆。那些拥有,那些给予,那些珍贵的收藏,都会拥于怀,融于情,长眠于心。一些人,一些情,一些事,都装在心里,会累,会挤,懂得卸载,给心一个空间,让心得以喘息,让阳光给以沐浴。

六、流年未央,与文字相伴,如同与自己相依。自己不会离弃自己,文字始终伴着自己,于是心底深处生长出一片桃花源,那里是自己的一片净土。

七、夜深了我还是睡不着,不知你此时正在何方,往日的承诺在脑海中回荡,好想你快回到我身边,为了我请别迷失方向,你怎么忍心让我忍受孤独的煎熬。快回来吧我的宝贝!

八、只要有一丝不辜负你的可能,即使傻瓜才会做的自杀行为,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做 《凤于九天》

九、错爱, 是喜欢却不合适的鞋,穿了脚疼, 扔了心疼。

十、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关于的一段话说说

关于的一段话说说

1、我最浅的思念,无非就是跟你一起仰望天堂

2、人总是的,执着追求着一些不可能的东西

3、明明分开了,明明这么久了,明明决定情绪不在因你起伏,但当真的在见到那个身影,熟悉的面孔,却依旧这么不淡定,逃一般的离开。

4、我用的方式爱你,你愿意吗?

5、说出口的“我爱你”不一定是真的,

但我,

再也说不出口的“我爱你”是真的

6、你怎么没回我信息,你怎么不回我信息,你怎么还不回我信息,你怎么可以不回我信息,为什么我等不到你的信息……晚安

7、人是个的动物,明明知道她不理你为什么还要的去默默奉献。

8、爱你的你不爱他不爱你的你爱他

9、你关心的是我

还是你想知道的消息?

你想了解的是我

还是想蒐集我知道的一切?

我不是你的棋子

但因为喜欢你

我甘愿做一个棋子

尽管你不屑

我依旧甘愿。

10、她用那纤瘦的食指不停戳在他肩膀上

一字一句哽咽的说:

想寻找自己的极限吗?

去暗恋一个人吧

你到最后就会知道

自己比不上一个女人

一个让你鄙视的女人。

11、爱一个人很可怕的

你会动不动想付出自己的任何

即使是那个人不要的

你还是会送给那个人

之后才在怨恨那个人将自己的一切丢进垃圾桶里

到最后才明白了

这叫自残。

12、你就是用这张脸色走了

最好永远这张脸

这样我就不用怕

又一次爱上你。

13、爱情没有那么坚韧

一张素描就像是一场爱情

用一块又脏又黑的橡皮擦接触到

那就是一块再也清不掉的灰

看著就心酸望著就难过

谁叫你要让信任

变得又脏又黑呢?

14、是觉得他想安慰自己

而泪崩了吗?

怎么还会这样想呢?

他明明就是伤害自己最深的人

回过头来找自己

不绝的可恨吗?

为什么要觉得

心灵被安慰了呢?

15、你越是对我不理不睬

我越是要你注意到我

我就是

怎么样

这样子的我

你喜欢吗?

16、不要拿哥对你的忍,当做你的资本!

17、每一段无法继续的爱情,都有负责保存它的人,才能让另一个人安心往前。

18、真的是很好笑耶

把他捧上天的是我们

把他推下山崖的也是我们

人可以再一点

19、总觉得,那些明明是先加的你,却还不回答他是谁的人,特别

20、我希望有一个人能陪我一直一直走下去

21、爱你,我会受伤吗?

22、我在找一个人,一个可以等我忘记他的人

23、过去那么久,还是忍不住,还是会想念。

24、我如果能够让时光倒流

高傲不再有毫无保留的祈求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究竟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

《三三》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9日 16:24

作者:沈从文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着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 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 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包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

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娘自然是不会来干涉别人钓鱼的。

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

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 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 看着母亲用刀剖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快乐。鱼洗好了,揉了些盐,三三就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看牛小孩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熟人都说看到三三是在糠灰里长大的。一 个堡子里的人,都愿意得到这糠灰里长大的女孩子作媳妇,因为都知道这媳妇的妆奁是一座石头作成的碾坊。照规矩,十五岁的三三,要招郎上门也应当是时候了。但妈妈有了一 点私心,记得一次签上的话语,不大相信媒人的话语,所以这磨坊还是只有母女二人,不曾有谁添入。

三三大了,还是同小孩子一样,一切得傍着妈妈。母女两人把饭吃过后,在流水里洗了脸,望到行将下沉的太阳,一 个日子就打发走了。有时听到堡子里的锣鼓声音,或是什么人接亲,或是什么人做斋事,“娘,带我去看,”又象是命令又象是请求的说着,若无什么别的理由推辞时,娘总得答应同去。去一会儿,或停顿在什么人家喝一杯蜜茶,荷包里塞满了榛子胡桃,预备回家时,有月亮天什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遇到夜色晦黑,燃了一把油柴!毕毕剥剥的响着爆着,什么也不必害怕。若到总爷家寨子里去玩时,总爷家还有长工打了灯笼送客,一直送到碾坊外边。只有这类事是顶有趣味的事。在雨里打灯笼走夜路,三三不能常常得到这机会,却常常梦到一人那么拿着小小红纸灯笼,在溪旁走着,好象只有鱼知道这会事。

当真说来,三三的事,鱼知道的比母亲应当还多一点,也是当然的。三三在母亲身旁,说的是母亲全听得懂的话,那些凡是母亲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的。溪边除了鸭子就只有那些水里的鱼,鸭子成天自己哈哈哈的叫个不休,哪里还有耳朵听别人说话!

这个夏天,母女两人一吃了晚饭,不到黄昏,总常常过堡子里一个人家去,陪一个将远嫁的姑娘谈天,听一个从小寨来的人唱歌。有一天,照例又进堡子里去,却因为谈到绣花,使三三回碾坊来取样子,三三就一个人赶忙跑回碾坊来,快到屋边时,黄昏里望到溪边有两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下,拿着一枝竿子,好象要下钓的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照规矩喊着:“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一 面想走上前去看是什么人。

就听到一个人说:“谁说溪里的鱼也有主人?难道溪里活水也可养鱼吗?”

另一人又说:“这是碾坊里小姑娘说着玩的。”

那先一个人就笑了。

旋即又听到第二个人说,“三三,三三,你来,你鱼都捉完了!”

三三听到人家取笑她,声音好象是熟人,心里十分不平!

就冲过去,预备看是谁在此撒野,以便回头告给母亲。走过去时,才知道那第二回说话的人是总爷家管事先生,另外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年青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的原来只是一个拐杖,不是什么钓竿。那管事先生是一个堡子里知名人物,他认得三三,三三也认识他,所以当三三走近身时,就取笑说:“三三,怎么鱼是你家养的?你家养了多少鱼呀!”

三三见是总爷家管事先生,什么话也不说了,只低下头笑。头虽低低的,却望到那个好象从城里来的人白裤白鞋,且听到那个男子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里美人。”两人这样说着,那男子就笑了。

到这时,她猜到男子是对她望着发笑!三三心想:“你笑我干吗?”又想:“你城里人只怕狗,见了狗也害怕,还笑人,真亏你不羞。”她好象这句话已说出了口,为那人听到了,故打量跑去。管事先生知道她要害羞跑了,故说:“三三,你别走,我们是来看你碾坊的。你娘呢。”

“娘不在。”

“到堡子里听小寨人唱歌去了,是不是?”

“是的。”

“你怎么不欢喜听那个?”

“你怎么知道我不欢喜?”

管事先生笑着说:“因为看你一个人回来,还以为你是听厌了那歌,担心这潭里鱼被人偷尽,所以……”三三同管事先生说着,慢慢的把头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脸目了,白白的脸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就估计莫非这人是唱戏的小生,忘了擦去脸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见到三三不再怕人了,就问三三:“这是你的家里吗?”

三三说:“怎么不是我家里?”

因为这答话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说:

“你住在这个山沟边,不怕大水把你冲去吗?”

“嗨,”三三抿着小小的美丽嘴唇,的望了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来了,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想着当真冲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就不理会这两个人,笑着跑去了。

从碾坊取了花样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在潭边再上游一点,望到那两个白色影子还在前面,不高兴又同这管事先生打麻烦,于是故意跟到这两个人身后,慢慢的走着。听到两个人说到城里什么人什么事情,听到说开河,又听到说学务局要总爷办学校,因为这两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觉得很有趣味。到后又听到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妈妈怎么人好,更极高兴。再到后,就听到那城里男人说:“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说。不过这磨坊是应当由姑爷管业的。”

三三轻轻的呸了一口,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的塞了耳朵。但仍然听到那两人的笑声,想知道那个由城里来好象唱小生的人还说些什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说些什么可听不明白,就只听那个管事先生一人说话,那管事先生说:“少爷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

三三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脸上发着烧,十分生气。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

我家里的鸡纵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蛋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一人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

到宋家时,宋家婶子正说起一件已经说了一会儿的事情,只听宋家妇人说:“……他们养病倒希奇,说是养病,日夜睡在廊下风里让风吹,……脸儿白得如闺女,见了人就笑,……谁说是总爷的亲戚,总爷见他那种恭敬样子,你还不见到。福音堂洋人还怕他,他要媳妇有多少!”

母亲就说:“那么他养什么病?”

“谁知道是什么病?横顺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药,什么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在城里是享福,到乡里也是享福。老庚说,害第三期的病,又说是痨病,说也说不清楚。谁清楚城里人那些病名字。依我想,城里人欢喜害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我们不能因害病耽搁事情,所以除打摆子就只发烧肚泻,别的名字的病,也就从不到乡下来了。”

另外一个妇人因为生过瘰疬,不大悦服宋家妇人武断的话,就说:“我不是城里人,可是也害城里人的玻”“你舅妈是城里人!”

“舅妈管我什么事?”

“你文雅得象城里人,所以才生疡子!”

这样说着,大家全笑了起来。

母女两人回去时,在路上三三问母亲:“谁是白白脸庞的人?”母亲就照先前一时听人说过的话,告给三三,堡子里总爷家中,如何来了一位城里的病人,样子如何美,性情如何怪。一个乡下人,对于城中人隔膜的程度,在那些描写里是分明易见的,自然说得十分好笑。在平常时节,三三对于母亲在叙述中所加的批评与稍稍过分的形容,总觉得母亲说得极其俨然,十分有味,这时不知如何却不大相信这话了。

走了一会,三三忽问:

“娘,娘,你见到那个城里白脸人没有呢?”

妈妈说:“我怎么见到他?我这几天又不到总爷家里去。”

三三心想:“你不见到怎么说了那么半天。”

三三知道妈妈不见到的,自己倒早见到了,便把这件事保守着秘密,却十分高兴,以为只有自己明白这件事情,此外凡是说到城里人的都不甚可靠。

两人到潭边,三三又问:

“娘,你见到总爷家管事先生没有?”

若是娘说没有见过,反问她一句,那么,三三就预备把先前遇到总爷家那两个人的一切,都说给妈妈听了。但母亲这时正想起别一个问题,完全不关心三三的话,所以三三把方才的事瞒着母亲,一个字不提。

第二天三三的母亲到堡子里去,在总爷家门前,碰到那个从城里来的白脸客人,同总爷的管事先生。那管事先生告她,说他们昨天曾到碾坊前散步,见到三三,又告给三三母亲说,这客人是从城里来养病的客人。到后就又告给那客人,说这个人就是碾坊的主人杨伯妈。那人说,真很同三**相象。那人又说三三长得很好,很聪敏,做母亲的真福气。说了一阵话,把这老妇人说快乐了,在心中展开了一个幻景,想起自己觉得有些近于糊涂的事情,忙匆匆的回到碾坊去,望到三三痴笑。

三三不知母亲为什么今天特别乐,就问母亲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

母亲想,应当怎么说才好,想了许久才说:“三三,昨天你见到谁?”

三三说:“我见到谁?没有。”

娘就笑了,“三三你记记,晚上天黑时,你不看见两个人吗?”

三三以为是娘知道一切了,就忙说,“人是有两个的,一 个是总爷家管事的先生,一个是生人……怎么?”

“不怎么。我告你,那个生人就是城里来的先生,今天我见到他们,他们说已经同你认识了,我们说了许多话。那少爷象个姑娘样子。”母亲说到这里时,想起一件事好笑。

三三以为妈妈是在笑她,偏过头去看土地上灶马,不理母亲。

母亲说:“他们问我要鸡蛋,你下半天送二十个去,好不好?”

三三听到说鸡蛋,打量昨天两个男人说的笑话都为母亲知道了,心里很不高兴,说道:“谁去送他们鸡蛋,娘,娘,我说……他们是坏人!”

母亲奇怪极了,问:“怎么是坏人?什么地方坏?”

三三红了脸不愿答应,母亲说:

“三三,你说什么事?”

迟了许久,三三才说:“他们背地里要找总爷做媒,把我嫁给那个白脸人。”

母亲听到这天真话什么也不说,笑了好一阵。到后看到三三要跑了,才拉着三三说:“小报应,管事先生他们说笑话,这也生气吗?谁敢欺侮你?……”说到后来三三也被说笑了。

她到后来就告给娘城里人如何怕狗的话,母亲听到不作声,好久以后,才说:“三三,你真是还象小丫头,什么也不懂。”

第二天,妈妈要三三送鸡子到砦子里去,三三不说什么,只摇头。妈妈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只好亲自送去。母亲走后,三三一个人在碾坊里玩,玩厌了又到潭边去看白鸭,看了一 会鸭子,等候母亲还不回来,心想莫非管事先生同妈妈吵了架,或者天热到路上发了痧?……心里老不自在,回到碾坊里去。

但是过了一会,母亲可仍然回来了。回到碾坊一脸的笑,跨着脚如一个男子神气,坐到小凳上,告给三三如何见到那先生,那先生如何要她坐到那个用粗布做成的软椅子上去,摇着荡着象一个摇篮。又说到城里人说的三三为何不念书,城里女人全念书。又说到……三三正因为等了母亲半天,十分不高兴,如今听到母亲说到的话,莫名其妙,不愿意再听,所以不让母亲说完就走了。走到外边站到溪岸旁,望着清清的溪水,记起从前有人告诉她的话,说这水流下去,一直从山里流一百里,就流到城里了。她这时忖想……什么时候我一定也不让谁知道,就要流到城里去,一到城里就不回来了。但若果当真要流去时,她愿意那碾坊,那些鱼,那些鸭子,以及那一匹花猫,同她在一处流去。同时还有,她很想母亲永远和她在一处,她才能够安安静静的睡觉。

母亲看不见到三三,站在碾坊门前喊着:“三三,三三,天气热,你脸上晒出油了,不要远走,快回来!”

三三一面走回来,一面就自己轻轻的说:“三三不回来了!”

下午天气较热,倦人极了,躺到屋角竹凉床上的三三,耳中听着远处水车陆续的懒懒的声音,眯着眼睛望到母亲头上的髻子,仿佛一个瘦人的脸,越看越活,朦朦眬眬便睡着了。

她还似乎看到母亲包了白帕子,拿着扫帚追赶碾盘,绕屋打着圈儿,就听到有人在外面说话,提到她的名字。

只听到说:“三三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不出来?”

她奇怪这声音很熟,又想不起是谁的声音,赶忙走出去,站在门边打望,才望到原来又是那个白脸的人,规规矩矩坐在那儿钓鱼。过细看了一下,却看到那个钓竿,是总爷家管事先生的烟杆,一头还冒烟。

拿一根烟杆钓鱼,倒是极新鲜的事情,但身旁似乎又已经得到了许多鱼,所以三三非常奇怪。正想去告母亲,忽然管事先生也从那边来了。

好象又是那一天的那种情景,天上全是红霞,妈妈不在家,自己回来原是忘了把鸡关到笼子里,因此赶忙跑回来捉鸡的。如今碰到这两个人,管事先生同那白脸城里人,都站在那石墩子上,轻轻的在商量一件事情。这两人声音很轻,三 三却听得出,是一件关于不利于己的行为。因为听到说这些话,又不能嗾人走开,又不能自己走开,三三就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脸上也象天上的霞一样。

那个管事先生装作正经人样子说:“我们是来买鸡蛋的,要多少钱把多少钱。”

那个城里人,也象唱戏小生那么把手一扬,就说,“你说错了,要多少金子把多少金子。”

三三因为人家用金子恐吓她,所以说,“可是我不卖给你,不想你的钱,你搬你家大块金子来,到场上去买老鸦蛋吧。”

管事先生于是又说:“你不卖行吗,你舍不得鸡蛋为我做人情,你想想,妈妈以后写庚帖,还少得了管事先生吗?”

那城里人于是又说:“向小气的人要什么鸡蛋,不如算了吧。”

三三生气似的大声说:“就算我小气也行。我把鸡蛋喂虾米,也不卖给人!我们不羡慕别人的金子宝贝。你同别人去说金子,恐吓别人吧。”

可是两个人还不走,三三心里就有点着急,很愿意来一 只狗向两个人扑去。正那么打量着,忽然从家里就扑出来一 条大狗,全身是白色,大声汪汪的吠着,从自己身边冲过去,即刻这两个恶人就落到水里去了。

于是溪里的水起了许多水花,起了许多大泡,管事先生露出一个光光的头在水面,那城里人则长长的头发,缠在贴近水面的柳树根上,情景十分有趣。

可是一会儿水面什么也没有了,原来那两个人在水里摸了许多鱼,全拿走了。

三三想去告给妈妈,一滑就跌下了。

刚才的事原来是做一个梦。母亲似乎是在灶房煮午饭,因为听到三三梦里说话,才赶出来的。见三三醒了,摇着她问,“三三,三三,你同谁吵闹。”

三三定了一会儿神,望妈妈笑着,什么也不说。

妈妈说:“起来看看,我今天为你焖芋头吃。你去照照镜子,脸睡得一片红!”虽然照到母亲说的,去照了镜子,还是一句话不说。人虽早清醒,还记得梦里一切的情景,到后来又想起母亲说的同谁吵闹的话,才反去问母亲,究竟听到吵闹些什么话。妈妈自然是不注意这些的,所以说听不分明,三 三也就不再问什么了。

直到吃饭时,妈妈还说到脸上睡得发红,所以三三就告给老人家先前做了些什么梦,母亲听来笑了半天。

第二次送鸡蛋去时,三三也去了。那时是下午。吃过饭后,两人进了总爷家的大院子。在东边偏院里,看到城里来的那个客,正躺在廊下藤椅上,望到天上飞的鸽子。管事的不在家,三三认得那个男子,不大好意思上前去,就让母亲过去,自己站在月门边等候。母亲上前去时节,三三又为出主意,要妈妈站在门边大声说,“送鸡蛋来的了,”好让他知道。母亲自然什么都照到三三主意作去,三三听到母亲说这句话,说到第三次,才引起那个白白脸庞的城里人注意,自己就又急又笑。

三三这时是站在月门外边的。从门罅里向里面窥看,只见到那白脸人站起身来,又坐下去,正象梦里那种样子。同时就听到这个人同母亲说话,说到天气和别的事情,妈妈一 面说话一面尽掉过头来,望到三三所在的一边。白脸人以为她就要走去了,便说:“老太太,你坐坐,我同你说话很好。”

妈妈于是坐下了,可是同时那白脸城里人也注意到那一 面门边有一个人等候了,“谁在那里,是不是你的小姑娘?”

看到情形不好,三三就想跑。可是一回头,却望到管事先生站在身后,不知已站了多久。打量逃走自然是难办到的,到后就被管事先生拉着袖子,牵进小院子来了。

听到那个人请自己坐下,听到那个人同母亲说那天在溪边见到自己的情形,三三眼望到另一边,傍到母亲身旁,一 句话不说,巴不得即刻离开,可是想不出怎样就可以离开。

坐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个穿白袍戴白帽装扮古怪的女人。

三三先还以为是男子,不敢细细的望。到后听到这女人说话,且看她站到城里人身旁,用一根小小管子塞到那白脸男子口里去,又抓了男子的手捏着,捏了好一会,拿一枝好象笔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记号。那先生问“多少豆,”就听到回答说:“同昨天一样。”且因为另外一句话听到这个人笑,才晓得那是一个女人。这时似乎妈妈那一方面,也刚刚才明白这是一个女人,且听到说“多少豆”,以为奇怪,所以两人望望,都抿着嘴笑了起来。

看到这母女生疏的情形,那白袍子女人也觉得好笑,就不即走开。

那白脸城里人说,“周**,你到这地方来一个朋友也没有,就同这个小姑娘做个朋友吧。她家有个好碾坊,在那边溪头,有一个动人的水车,前面一点还有一个好堰坝,你同她做朋友,就可到那儿去玩,还可以钓些鱼回来。你同她去那边林子里玩玩吧,要这小姑娘告你那些花名草名。”

这周**就笑着过来,拖了三三的手,想带她走去。三 三想不走,望到母亲,母亲却做样子努嘴要她去,不能不走。

可是到了那一边,两人即刻就熟了。那看护把关于乡下的一切,这样那样问了她许多,她一面答着,一面想问那女人一些事情,却找不出一句可问的话,只很稀奇的望到那一 顶白帽子发笑。觉得好奇怪,怎么顶在头上不怕掉下来。

过后听到母亲在那边喊自己的名字,三三也不知道还应当同看护告别,还应当说些什么话,只说妈妈喊我回去,我要走了,就一个人忙忙的跑回母亲身边,同母亲走了。

母女两人回到路上走过了一个竹林,竹林里正当到晚霞的返照,满竹林是金色的光。三三把一个空篮子戴在头上,扮作钓鱼翁的样子,同时想起总爷家养病服侍病人那个戴白帽子的女人,就和妈妈说:“娘,你看那个女人好不好?”

母亲说,“哪一个女人?”

三三好象以为这答复是母亲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子,因此稍稍有点不高兴,向前走去。

妈妈在后面说,“三三,你说谁?”

三三就说:“我说谁,我问你先前那个女子,你还问我!”

“我怎么知道你是说谁?你说那姑娘,脸庞红红白白的,是说她吗?”

三三才停着了脚,等着她的妈。且想起自己无道理处,悄悄的笑了。母亲赶上了三三,推着她的背,“三三,那姑娘长得好体面,你说是不是?”

三三本来就觉得这人长得体面,听到妈妈先说,所以就故意说,“体面什么?人高得象一条菜瓜,也是体面!”

“人家是读过书来的,你不看她会写字吗?”

“娘,那你明天要她拜你做干娘吧。她读过书,娘近来只欢喜读书的。”

“嗨,你瞧你!我说读书好,你就生气。可是……你难道不欢喜读书的吗?”

“男人读书还好,女人读书讨厌咧。”

“你以为她讨厌,那我们以后讨厌她得了。”

“不,干吗说‘讨厌她得了?’你并不讨厌她!”

“那你一人讨厌她好了。”

“我也不讨厌她!”

“那是谁该讨厌她?三三,你说。”

“我说,谁也不该讨厌她。”

母亲想着这个话就笑,三三想着也笑了。

三三于是又匆匆的向前走去,因为黄昏太美,三三不久又停顿在前面枫树下了,还要母亲也陪她坐一会,送那片云过去再走。母亲自然不会不答应的。两人坐在那石条上了,三 三把头上的篮儿取下后,用手整理头发。就又想起那个男人一样短短头发的女人。母亲说:“三三,你用围裙揩揩脸,脸上出汗了。”三三好象不听到妈妈的话,眺望到另一方,她心中出奇,为什么有许多人的脸,白得象茶花。她不知不觉又把这个话同母亲说到了,母亲就说,这就是他们称呼为城里人的理由,不必擦粉脸也总是很白的。

三三说:“那不好看,”母亲也说“那自然不好看。”三三 又说:“宋家的黑子姑娘才真不好看。”母亲因为到底不明白三三意思所在,拿不稳风向,所以再不敢搀言,就只貌作留神的听着,让三三自己去作结论。

三三的结论就只是故意不同母亲意见一致,可是母亲若不说话时,自己就不须结论,也闭了口,不再作声了。

是另外一天,有人从大寨里挑谷子来碾坊的,挑谷子的男人走后,留下一个女人在旁边照料到一

菩提祖师到底是谁?有三种猜测,其一,认为是如来本人;其二,认为是如来的师兄;其三,认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即须菩提,《金刚经》的主角;我个人认为是第三种。

猜测之一

孙悟空是只石猴,很多年后有人说他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他只是“第一主角”。因为西游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是主角,包括龙马。

孙悟空是天产石猴,生于花果山水帘洞,得育明师。修成大道。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一根如意金箍棒,横扫天上地下,高傲刚强,生平从不服人。

他受业的师父,是一个叫菩提老祖的人。

我在很久以前写过东西论述过天地五仙的级别和差别。在那里边我曾经有过菩提老祖不如镇元大仙的论调。因为菩提老祖曾经露出口风可杀悟空.他既然居住在地上,又能教出孙悟空这等徒弟,理所当然属于地仙。而镇元是地仙之祖。所以镇元强于菩提更强于悟空这个推理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不久以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我无聊的翻着西游,忽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菩提到底是谁?

跟我以前臆断的相反,菩提,也许根本不是地仙!

因为这中间的疑点太多了,而我以前竟然一直没有注意到。

一,悟空学成大道降龙伏虎之后,曾经有过一段“强销死籍”的经历。当时地府的生死簿上明明记载“孙悟空,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大大的不对!

因为要知道悟空当时已结拜七兄弟,七兄弟另外六人各个都非善类,从法力神通上说,应该都在伯仲之间。既然悟空可以而且已经强销死籍,那么那六个呢?难道他们六个已经强销死籍过了么?难道地府隔三差五就要被神通广大的妖怪践踏一回?难道地府里根本没有另外六个魔王的档案?

何况天下间还有更强于七魔兄弟的妖怪!

那么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这样的遭遇?

从天地五仙的划分来说,天地神人鬼(顺序不可错,央视新西游里那个如来都没搞懂,他老人家说的是天地人神鬼,直接让张三丰超过了玉皇大帝:)。

以悟空毕业离校之后表现出来的神通,横扫天宫,败李靖哪吒四天王都是真实本领。能横扫神仙界的起码是高一等的地仙界。而当时悟空还没有以身为炉鼎炼丹的能力,他以后的道行积累基本都是靠吃桃子的。所以他也只能是地仙。鉴于他确实打不过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他在地仙界中应该只是中等偏上一点。

当时悟空既然已有地仙的能力,理应同时拥有地仙的待遇。他另外六个兄弟每个都没有受到地狱的骚扰,应该就是因为他们都已经拥有实际地仙的能力和待遇,哪个鬼仙敢惹他们,不被他们拿去递鼓传更提铃喝号就已经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所以悟空这段相当特殊的遭遇,其实只能说明一个事实:悟空根本不是仙人。从始至终,他根本没能跟仙界建立起真正脉络贯穿的联系。所以,他的师父,菩提老祖,也同样不会是仙人!

——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

二,照妖镜的问题。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悟空两次公然对抗天宫,两次都对上了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有照妖镜。但前后两次交锋,其中一次还是在二郎神的关照之下,这照妖镜居然一次都没好用过。对悟空不构成任何威胁。当时最后破解悟空变化的方法,是锁了琵琶骨。

很久以后,悟空与六耳猕猴鏖战,真难辩。打到天宫,照妖镜第二次出场,在镜子里,看到两个大圣,衣服,金箍,铁棒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怪就怪在这里,使照妖镜对悟空有效的话,镜子里应该只有两个猴子而已……为什么他们在照妖镜面前宛如对着一面普通的镜子,连衣服之类都过滤不掉?……

但还不能就此说照妖镜是一没用的东东,那牛魔王何等了得,与悟空激战一日一夜,斗智斗力,丝毫不落下风。若按这等法力,小哪吒哪里是他的对手?!可是照妖镜一照住元神,老牛就再不能飞腾变化,只能乖乖的做被宰割的菜牛。

为什么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某一天我忽然想起哥斯拉,想起红外线跟踪导弹居然打不到那冷血的怪物,顿时豁然开朗。如果,我们设仙界的各种法宝(当然除去直接打击类的如金箍棒,降魔杵)都是各自定位不同的特制武器,问题一下子就简单了,如一个人不具备了那法宝攻击所必须的条件,那法宝自然就制不了他。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是主要围绕法宝的,所以举几个封神的例子。大家知道哪吒是莲花化身。莲花没有魂魄,所以哪吒一成型就不惧任何以魂魄为攻击对象的法宝。这一点极大的成就了哪吒,不然,他将沦为与黄天化,韦护伯仲的中庸角色。(要知道连哪吒的师父太乙都仍然是存在着魂魄的。)

而杨戬更了得的多。哪吒不惧魂魄类法宝,杨戬相反,他除了魂魄类法宝其他什么也不惧。(当时他只是神仙级的人物,但在全书中他除了只对大教主级宝物如诛戮灭绝剑等因等级太悬殊而不得不逃避之外,其他稍低一点的他师父级别的法宝他通统硬接!闻仲的龙鞭,邓婵玉的五色石,甚至广成子的玉虚至宝翻天印,他一概硬接!我从没见过杨戬被宝物打下马去过。(哪吒N次,黄天化等无数……)

而且杨戬以肉身跟哪吒的莲花身同样有对各种瘟毒免疫的作用。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七十二变。这种法术的有用程度远非我们以前想象的变来变去的那么简单,要知道,既然很多法宝都是靠锁定特定目标而攻击的话,那么,具有极端不稳定性的七十二变,原则上就可以把这些法宝统统躲开——比如,非典很嚣张,但是一定有它攻不破的堡垒。如一个会七十二变的人遭到的袭击,他的变化就会自然改变他某些基因,部分变化成对非典免疫的动物基因(比如说他直接变出非典疫苗来)……

糊涂了吧?……懂了的举手!好,居然有这么多聪明的人!

七十二变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法宝都应该对这种神通束手无策。除此之外杨戬还有一门九转元功的功夫,类似于高级铁布衫,金刚不坏,成道以后一般的直接攻击(时髦点叫物理性攻击)可以根本不加理会。

悟空在这两项上的本事大致上跟杨戬差不多。老牛稍弱,有七十二变,可能无九转元功。

我之前说过了,七十二变加九转元功几乎可以抵挡大多数的法宝,除了魂魄性法宝,但,照妖镜是魂魄性,这种制的老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法宝,偏偏从来没有对原本应该有效的孙悟空产生效果。

为什么?

三,悟空投入唐僧门下,最开始更象一笔交易。唐僧救了他,他保护唐僧取西经。在他的心里,除了感激,可能根本没有正视过他的这个师父。

然而,几年之后,事情变化了。

悟空似乎慢慢发现了唐僧,发现了取经的意义,更重要的,发现了自己!

他开始重视起唐僧了。在平顶山,他对唐僧头上的云霞称赞不绝。在通天河,他对老陈说“我师父管教不死长命。”在无底洞前的喇嘛庙里唐僧一病三天,老孙并知因果。铜台府地灵县遇冤,悟空第一个晚上就是在忍,就是在故意受苦受难,因为他知道,师父有这一劫。

他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师父是金蝉子,是如来的第二个门徒。

为什么这些玄奥的东西,他竟然都明白过来了?!

孙悟空向来自诩老孙不知几万岁了。稍微精细一点的人都知道,他在说大话。悟空从生身到成道,到强销死籍的时候三百四十二岁,之后在天宫混了百十年,压在五行山下又五百年,满打满算加起来才一千来岁。这样年纪的妖怪有的是。

悟空拜在菩提老祖座下时,老祖说:“入得我门,为十辈小徒。”他门中排辈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元觉,悟空是悟字辈。但在之前书中没有对这老祖做一字交代,之后却又无一字补叙。菩提消失的无影无踪,神秘到,就仿佛他一直在那里等了三百余年等待那只竹阀度海的猴子……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又究竟是谁?……

花果山上的老猴子跟悟空说,世上不死者,唯佛与仙与神圣。

悟空的成就不止神圣,他长生不死,而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过他实际上不是仙人,那么他是什么?——答案只剩下一种,他是佛门弟子!

因为他是实际上的佛门弟子,但在现实中,菩提以道家神通成就悟空的佛门正果。所以,任何地方都没有关于孙悟空的记录。地府照样作为一个过程来抓捕他,而照妖镜也不可能超越仙界锁定一个佛门的弟子!

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孙悟空在西行之前度过了一千余年的时光,让我们做一个设,就在悟空从仙石中破体飞出的同时,一个婴儿在人间降临,他一出生就是和尚!

这个和尚慢慢长大,衰老,死亡。他的下一世,仍然是和尚!这个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在做和尚,他做了九世和尚,轮回到第十世,还是一个和尚。

这个人当了十世和尚,到最后这一世,他在人间已经历劫将近千年,也许是机缘终于巧合的来到他身边,当时是唐朝。当朝的皇帝从千佛万僧之中选他出来,执行一个伟大的任务,取西经!

这个人就是唐僧!

唐僧跟孙悟空,虽然名分上是师徒,但,实际上,他们原本就是一体。那个不敬三宝特立独行的西方不肖弟子。他在千年以前被贬落凡尘,他性格中懦弱儒雅敬信佛法的一面成为唐僧,桀骜不逊啸傲天地的那一面进入仙石成为悟空。菩提为了成就悟空,在人间度过了十世。而唐僧用更漫长的时间,艰难完成了自己的十世求道。悟空跟唐僧,都是十世弟子!他们根本就是一个人善恶的两面。那个人,就是金蝉子!

因为唐僧跟悟空根本就是一体,所以,在取经的十四年里,悟空日渐一日的熟悉唐僧等于熟悉自己,虽然是桀骜不逊,也终于在不知哪个深夜中豁然梦醒。知道了那个令他痛心的事实,我,不是我!从此以后他已经明晰了千年以来的前因后果,即使是在贬谪时期,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跟他一体的师父。他深深的知道唐僧不会死,因为他自己没有死!

以后的过程都只是游戏而已,一种将善恶两极渐渐回炉重铸归为一体的游戏。还记得吗?当灵山大典,悟空跟唐僧并肩站在一起,悟空对唐僧说:“师父,现在我已成佛,跟你一样了……”

此间有真意,试问谁人知。每念如此,有泪如倾。……

前一世,金蝉子在如来的阴影下形成了本不该有的善恶两面。后千年,解铃还需系铃人。金蝉子善的一面自己挣扎着重新皈依佛门,而金蝉子恶的一面,就自然需要一个助力来帮助他完成重新由恶向善的大举。而这过程的头一步就是要教会悟空本领,如此一来,就有了菩提这个人。

悟空叱咤神界没有问题,在天界闹腾的功力应该还差的远。而他居然一无阻挡的就吃到了老君五壶金丹!还被老君在八卦炉里铸炼的金刚不坏。五行八卦循环不息。如果老君存心要杀悟空,只消小做手脚,移动巽宫的位置,风移火生,悟空必然化成焦碳。而实际上,倒象是老君成全了他!

老君实际上是不喜欢悟空的,这从他以后的话语中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又是什么人能够强使他做他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

是谁不是仙人却能教出悟空这样的徒弟?是谁能强使老君不得不成就悟空?是谁能够做金蝉子的师父?——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菩提老祖,这个我一直以为他是道家仙人的人,其实最大的可能,就是释迦牟尼如来佛本人!

孙悟空跟唐僧也许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了,我默默的说,这时候靖岩不再是靖岩而是静言。我在杳无人迹的坛子上独自一人,寂寞的说神论鬼,而实际上我所说的,并非只是神鬼而已……

猜测之二

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联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从两部作品中派生出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神话就更是家喻户晓,皆知了。两部虽然讲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的人物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杨戬等人在两部书中都有体现。而《封神演义》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慈航道人、燃灯道人经过若干年后,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后来分别成为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燃灯上古佛。这些人物也在《西游记》中出现过。可见,两部作品关联之紧密。

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厉害人物简介

1.《西游记》二巨头

a.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刚一出场便化解了天庭大难。后又多次显露身手,帮着悟空破了重重磨难。堪称《西游记》中的巨无霸。

b.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对悟空今后大闹天宫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菩提祖师绝非等闲之辈。

2.《封神演义》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阐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以及“过去七佛”中的惧留孙佛都曾是他的门人弟子。而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极乐之乡。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三颗舍利取下戮仙门,与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恶阵。

e.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他比接引更开明,也多次帮助阐教解危难。可以说是二道皆通。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宝妙树真可谓是法力无边。通天教主曾两次败在准提之手。

三.《西游记》中隐藏着线索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由于孙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习了3年武就把灵宵宝殿揭了个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对他的师傅普提祖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在《西游记》中就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让我们看看菩提祖师的住所。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而我们知道如来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的大雷音寺内。这两座山名如此相像,这真的是巧合吗?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当孙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吴承恩是这样描绘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见《西游记》第一回)。可见,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难道这就意味着菩提祖师是佛非道吗?如果他是佛,那他为什么对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说呢?

四.《封神演义》寻答案

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破解菩提祖师身份之迷。但我们知道《西游记》里的人物是与《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给人的感觉是佛道一体。而在《封神演义》中恰恰就有一个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两位教主,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曾经帮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和“万仙阵”。堪称《封神演义》的两大顶尖高手。他们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来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面皮**。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已经修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祖。两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极乐圣地。难道他们是一个人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两位作者对两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东土而来。只见足踏祥云,霎时而至芦篷。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话说老子与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芦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c.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来得。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VS菩提祖师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另外二人的评价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五.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二文、四诗的评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猜测之三

菩提祖师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在入佛门前苦修道术,后来拜了如来为师,《金刚经》中的问佛者。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20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