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7易子而教事亲养志君正国定

2.易子而教和己子自教

易子而教的易是什么意思_易子而教

教育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内容,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摆放在每个家长心头的重要话题和关注点,现代教育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和学校承担,而在古代的时候则是由私塾承担,就算是自己满腹经纶,也不会去教自己的孩子,而是送去私塾或者是其他的亲朋好友那里,讲究易子而教,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怕自己管教不足

虽然自己可能是满腹经纶,在家中也是一个严肃的形象,可是孩子还有母亲,自己还有一个妻子,如果自己进行管教的时候进行了责罚,给孩子打了戒板,孩子母亲看到之后必定会是伤心流泪,等到晚上回到卧室之中,牵着你的袖子两眼一望便落泪,哭诉孩子的不容易,这有几个人能够撑得住这眼泪的攻势?那这课程怎么还能够教得下去?

他孩子放在别人那里进行管教,如果孩子被打了戒板,当母亲的虽然也会流泪,却不会对自己进行哭诉,只会责骂老师的凶狠,也算是落得一个耳根清净。

二、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如果老师是自己的父亲,那么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太当做一回事儿,依然会有着一种嬉戏的状态,上课的时候也并不会太注意去听,毕竟受到了责罚之后还有靠山。

可是如果老师是别人,当老师一脸严肃,孩子也会格外紧张,会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内容,因为如果老师问起功课起来无法回答,受到责罚之后是没有靠山可以寻求的,为了避免下次再受到责罚,那么孩子只能够是拼命的读书,这种极度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因素在里面,但那些并不是占据主要的原因,不知道您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7易子而教事亲养志君正国定

在教学思想上.孟子同孔子一样,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但孟子更强调“思”。这是因为孟子偏重内向,认为具有天生的善端,只要思,便能得到。他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但忽视“闻见”之知,是他的一个缺点。孟子对于书本知识很重视,主张“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他认识到博与约的关系,作为教师,要把一件事情扼要地讲明白,如果没有关于某件事情的广博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就很难把那件寡情的要点向学生讲得清楚。由此他注重,学生的“自得”,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得的匆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得的知识用起来可以棵本求源,左右取之不尽,运用合宜,这样便可以步步深造。孟子要求循序斯进,象流水一般,“盈科而后进”,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既要不断努力,又不能揠苗助长。他又要求学习要有存疑精神,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很有道理的。与此相联系的,便是孟子的启发教学法。存疑也是为了启发思维,疑可以促进思维,疑则思起。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法达到他预朔的结果。他也善于用比喻的方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这又要和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结合起来。他举例子说,一个大匠不要为了教好拙工而改废绳墨(法度),因为如果没有绳墨,工就做得不正不直;好弓手也不能为了教好拙射的人而改变操作方法,想其他取巧的办法。善于教射的人,只要按照法度,引弓而不发,作出跃跃欲发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者,激发学者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要求不能降低,也不要太高,只要他天天自己勉励学习,就都能学到手。孟子还要求学习有恒,不能一曝十寒。譬如掘井,巳经掘到快出水的时候,只剩十分之一的工程,又怕难,停止挖捆了,结果前功尽弃,就如放弃了这口井。他又要求学习要专心,举了个学习下棋的例子。有两个人学下棋,一个不专心,心里想天空将飞来一只天_,用枪去射击它,这个人就学不好。而另一个专心学下棋,就能学好。这两个人智力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原因在于一个人专心,一个人不专心。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在于因材施教,诱导启发,有的象时雨一般加以润泽,有德的成其德,有材的成其材,有的用答问法加以启发,有的用自己的言行使之效法,甚至有的不屑教导,让他激励愤发。来源:人民教育

易子而教和己子自教

《 孟 子》卷 7 离娄章句上诗解 7 易子而教 事亲养志 君 正 国定

题文诗:

公孙丑曰 : 君子之不 , 教子何也 ? 孟子 答 曰 :

势不行也 . 教必以正 ; 以正不行 , 继之以怒 ,

则 反夷 伤.孩曰 夫子 , 教我以正 , 未出于正 .

则是父子 , 相夷则恶 . 古 时也 者 , 易子而教 ,

父子之间 , 势不两义, 不责善 义, 责 义 则离 ,

离则 隔阂, 不祥莫大 . 孟子 有 曰 : 事孰为大 ?

事亲为大 ; 守孰为大 ? 守身为大 . 不失其身 ,

能事其亲 , 吾闻之矣 ; 失其身而 , 能事其亲 ,

吾未之闻 . 孰不为事 ? 事亲事本 ; 孰不为守 ?

守身守本 .曾子 养 父, 必有酒肉 ; 将 撤 必请 ,

馀者 所与 ; 父 问有余 , 必曰有 也. 曾死曾元 ,

乃 养曾子 , 必有酒肉 ; 将彻不请 , 馀者 所与 ;

父 问有余 , 必 曰亡矣 . 将复进 亲. 谓养口体 .

若曾子则 , 可谓养志 . 事亲 能 若 , 曾子可也 .

小 人 非谪, 政不足间 ; 唯大人格 , 君心之非 .

君仁 皆 仁 ; 君义 皆 义 ; 君正 皆 正 . 君 正 国定 .

有不虞誉 , 求全 之 毁 . 人易其言 , 无责耳矣 .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1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2焉。”

译文 公孙丑问:“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呢?”孟子答道:“由于情势行不通。教育一定要讲正理,用正理讲不通,跟着就要发怒。一发怒,就反而造成了伤害。〔孩子会说:〕‘您用正理教我,可是您的行为却不出于正理。’这样,父子间就互相伤害了。父子间互伤感情,这是大坏事。古时候交换小孩来教育,使父子之间不因追求善而互相责备(父子之间不能行朋友之义的道理)。追求善而互相责备,就会产生隔阂;父子之间生出隔阂,没有比这更不祥的了。”

注释 (1)夷:伤。 (2)祥:善。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 晳 1,必有酒肉;将彻2,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死,曾元3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

孟子说:“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己〔的良心〕最重要。不失去自己的良心又能侍奉父母的,我听说过;失去了良心又能侍奉父母的,我没有听说过。侍奉的事都应该做,但侍奉父母是根本;守护的事都应该做,但守护自己的良心是根本。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晳,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撤席时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晳若问是否还有剩余,一定答道:‘还有。’曾晳死了,曾元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撤席时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若问是否还有剩余,便说:‘没有了。’准备下餐再给曾子吃。这个叫作口体之养。至于曾子,才可以叫作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注释 (1)曾晳:名点,孔子学生;曾子(曾参)之父。 (2)彻:通“撤”。 (3)曾元:曾子之子。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 适 1也,政不足间2也;唯大人为能格3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译文

孟子说:“当政的小人不值得去谴责,他们的政治也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人才能够纠正君主的不正确思想。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一把君主端正了,国家也就安定了。” 注释 (1)适:同“谪(zhé)”,责备。 (2)间:音jiàn,非议。 (3)格:纠正,匡正。

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1之誉,有求全之毁。”

译文 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注释 (1)虞:料想。

原文 孟子曰:“人之易1其言也,无责耳矣2。”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说话太随便,是因为他不必为此负责罢了。”

注释 (1)易:轻易。 (2)无责耳矣:没有责任罢了。逢彬按,俞樾读“无责”为“毋责”,意谓此人无足责怪,恐非。因为“耳矣”用于陈述客观事实,而“毋责”是表达意志的句子,不能与“耳矣”匹配;事实上也从未见含“毋”表达意志的句子以“耳矣”煞句者。如将此句理解为“没有责任罢了”,正是陈述事实,则毫无窒碍。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新学期我申请跟着儿子,儿子读哪个班我就教哪个班。领导同意了,我也很期待。

? 知晓这件事的同事,大都劝说不要教自己的孩子,古语云易子而教吗。易子而教有道理吗?不晓得,也许有道理吧。

? 易子而教出自《孟子》离娄上·第十八章:

?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③,离则不祥莫大焉。”

一般是这样注释的:

? 公孙丑问:“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呢?”孟子答道:“由于情势行不通。教育一定要讲正理,用正理讲不通,跟着就要发怒。一发怒,就反而造成了伤害。孩子会说:‘您用正理教我,可是您的行为却不出于正理。’这样,父子间就互相伤害了。父子间互伤感情,这是大坏事。古时候交换小孩来教育,使父子之间不因追求善而互相责备。追求善而互相责备,就会产生隔阂;父子之间生出隔阂,没有比这更不祥的了。”

? 为什么要易子而教呢,一般在于家长

1.教不严

? 由于亲情与血缘关系的原因,父母对孩子,不知不觉间容易娇惯溺爱,不能很好地严格要求。

2.教不了

? 家长能力有限,知识面狭窄,教不了孩子。

3.教不正

有些人自身给孩子灌输的是有悖公序良俗的东西,与孩子接受的正统教育相背离。要么造成孩子困惑,要么教坏孩子。

4.教不能

⑴孩子做不到

? 对孩子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斤斤计较,家长的要求孩子根本做不到。

⑵家长做不到

? 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家长把自己做不到的,完不成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自己做不到还振振有词。导致相关教导缺乏说服力。

②言教异于行动

? 有些家长自身品质有问题,但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言行不一。孩子不服气,家长就会丧失威信和教育的主动权。

5.教不得法

? 家长与子女间过于熟悉,只适合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一旦板起脸来相互间都感到不自然。因为是自己孩子,就容易缺乏耐心,偏于简单粗暴。

? 其实这些说起来主要指品行方面教育,也就是德育问题。亲人之间更适合神教而非言教。把这些直接嫁接到学校教育上来,未免有失偏颇。

具体到学校教育,主要是学科教育,作为专职教师,上述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教不了自己的孩子,相必也教不了别人的孩子。

? 具体到学校教育,易子而教这就是个伪命题。只不过是断章取义、人云亦云,想当然而已。没有什么实证,只是唯书唯古的一种偏见罢了。

? 不否认,学生的老师,孩子的父母,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如果能做到在这两种角色之间灵活合理的转换,看着孩子进步、陪着孩子成长,教自己的孩子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女儿在这个学校读初中的时候,我教孩子同级,至今后悔没有把孩子放到自己班里。

所以我决定还是把孩子放到自己教的班里,或者说,教儿子所在的班级。